城隍信仰的人類學考察
|
總序
劉仲宇 吉宏忠
道教研究在20世紀的80年代之後,漸漸地升溫,到了世紀之末,在某種程度上竟成顯學,進入21世紀,則無論是研究的人才、研究的論題、研究的規模,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豐茂。這套《現代視野中的道教》叢書,正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問世的。
叢書的的特點是“叢”,一本一本獨自成書,而又集成一叢,或者許多小叢又匯合成大叢,有如《四庫全書》那般的浩瀚。至於集合成叢,有的是圍繞一個主題,有些則以形式分類。本叢書的書目,並無一致的主題,從內容上看不到緊密的邏輯聯繫。其中有談神仙與人生理想的,有談宮觀的,有談祭神的,也有說養生,論小說,範圍非常的寬泛。如果說有什麼統一之處的話,那就是所談的中心話題都是道教,而在談論時表現出的現代視野。
(―)
所謂現代,首先是一個時間概念,但又不限於時間概念。確切地說,現代指的是一個歷史時代,這一時代,有其特定的內容,或曰特定的質。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百折千回,歷經艱苦卓絕的奮鬥,直到上世紀中葉,才比較自覺地將建設的目標與現代化聯繫起來,提出要建立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國防的目標。但是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裏,卻遭到了空前的挫折,直到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重新將在21世紀中葉在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任務提出來,而且很快成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從那時開始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現代化進入了加速期。短短的二十餘年中,我們看到廠中國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急劇變化,“現代”的氣息已經越農越濃郁。現代化的過程帶來了社會結構和人們生活的深刻變化,也引發了人們觀念前所未有的巨變。人們眼界的開放,思維的活躍,價值觀念的多元,民主意識的提高,都是往沒有過的,甚至於根本就沒有想像過的。
所謂現代視野,即是站在現代立場,以現代人的眼光,去審視道教,探索道教。
現代視野,並不是個統一的、一切都沒有區別地觀察和理解外界的思維模式。恰恰相反,現代的人們正好沒有這樣一個模式,也沒有人支援弄出這樣的思維模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歷史功績,就是它促進了人的解放,獨立的個人成為社會的公民,享有法律、財產、思想、言論等等的自由和權利。由此也養成了個人獨立思考,對問題獨立作出判斷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如此一來,想要建立一個全社會所有成員至少是絕大多數成員一致的思維模式根本就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我們所說的用觀代的眼光去看待道教,將之納入現代視野,絕對不是想去製造一種限定的思維框架,將研究的物件按這種框架切塊、分類、綜合,再加評價。完全不是這樣。
所謂現代視野,在我們看來,只是現代人的觀察世界的開闊眼界。如果一定要說它有什麼特徵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說:它是開放的,它是富有包容性的,它又是流動變異的。
開放意味著前進,意味著面向整個世界。以這種眼光看道教,自然而然地會將它放到全人類的大背景下分析、評價。
包容,就是對各種不同的學術觀點、文化現象,都會採取兼包並蓄的態度,承認其存在的權力。對於道教的探討,不會以某一觀點為獨尊,也不會強制地以自己的價值觀在信與不信、靈與不靈等問題上糾纏,而會更加客觀地去加以分析。
流動變異,就是現代人的經驗世界和意識世界,都是變化發展的,不會停滯在某一點上。現代的世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現今西方世界和中國人談論現代、後現代時,都會引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一切堅實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生活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的現代人,視野中呈現的是一片永恆變化著的圖景。而被收入這樣一個視野的道教,其存在,其價值,都會隨時呈現出不同的樣態,而不會凝固於某一點,也不會以某種權威的結論為絕對的定論。
這是我們對現代視野的理解,也是組織這套叢書的基本心態。
(二)
既然談到現代的眼光,進一步,我們要談一下作為研究物件的道教。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之一,如果從東漢時正式形成教團算起,已經有接近二千年的時間,如果從她的前身方仙道算起,時間就更長。這一古老的宗教,穿越時空,經歷了無數次的王朝更迭,仍然在中國傳統社會的舞臺上屹立著。進入19世紀中葉之後,特別是在辛亥革命之後,她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支,也仍具有非常濃郁的文化象徵意義。
道教歷史悠久,內容極其豐富,而其價值又顯得多元,又透著幾分祌紓,使她對於人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本叢書的編輯,首先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道教,其次也是想通過探討,去挖掘道教文化的多元價值。對於道教,一方面,是希望用現代人的眼光對其歷史與現實予以評價;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她的歷史深處,發現出在現代仍有價值的因素,找到古老與新生、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文化橋樑。當然,我們說的現代價值,含義非常寬泛,既包括對與現代人、現代社會可能有用的生存智慧,也包括可以供現代人參考的理論經驗,以及可以為現代人的審美活動提供的資材。
(三)
我們這套叢書,由上海城隍廟組織編寫,聯繫出版,而請了眾多的道教內外學者撰稿。從當代道教自身而言,編輯出版道教研究的成果,也是加速促進自身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途徑。道教界在久經摧殘之後才復蘇不久,僅靠自身力量,要想實施,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彌補這一缺憾,較為可行而較易見成效的方式之一,是道教界與教外學者的結合,大家本著共同探討古代文化奧義、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宗旨,走到一起,取長補短,相互幫助。這套叢書的組織編寫,就貫徹了這樣一種想法。它們的作者,既有道教界本身的學者,也有教外的專家,而且更多的還是教外的人士。它是道教界與學術界合作的產物,也是道教界與當代知識份子良好關係的結晶。尊重知識、重視吸引知識份子,以及與歷代的知識精英們建立良好的關係,是道教的傳統。
本叢書並非狹義的弘道之書,而是對於道教的學術研究之作。在相互尊重、共同探討、相互切磋的前提下,各位作者對於自己的觀點有充分的闡釋自由。這也符合我們在前面提到的現代視野的特徵。
邀請參與本叢書編寫的,有諸多的道教研究方面的專家,他們在自己的學術圈中,各有自己擅長之處。不過,本叢書的編寫,是想將有關道教的知識介紹與專業的分析結合起來,即做判通俗性與學術性的統一。為此,我們沒有要求作者在深化
學術方面放馬馳騁,而是請他們將獲得的學術成果以盡可能通俗的形式表達。至於表達得如何,則要請讀者們來評論。
最後,我們還得感謝上海辭書出版社社長、總編張曉敏先生,副社長王岳先生,哲社、宗教文化編輯室主任于鵬彬先生、陸海龍先生,以及諸位責任編輯。因為他們的學術眼光,本叢書才得以納入出版計畫,也靠了他們的辛勤勞作,才使得叢書的問世成為現實。
2005年8月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