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老子》入門

出版社

 

《老子》入門

《老子》入門
書名: 《老子》入門
作者 羅義俊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532544349
地區 上海
年份 2006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經典的價值在於文化(總前言)羅顥(1)
小辭典
老子其人(1)  老子其書(2)  老子其時(2)  孔子問禮於老子(3)  老子訴訟案(3)  河上本(4)  王弼本(4)  馬王堆漢墓帛書本(4)  郭店簡本(5)  道(6)  德(6)  無(6)  有(6)  玄(6)  穀神(7)  玄牝(7)  玄覽(7)  玄德(8)  玄同(8)  一(8)  樸(8)  大象(9)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9)  大器晚成(9)  大巧若拙(9)  知白守黑(9)  知足不辱(10)  出生入死(10)  和光同塵(10)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10)  根深蒂固(10)  報怨以德(10)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10)  被褐懷玉(11)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11)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11)
原著助讀
基本觀念與範疇解讀
引言: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15)
一  老子思想源遠流長(15)
二  道是承前啟後的傳統觀念(16)
三  道背後的歷史長傳統(17)
第一章  大道沖虛與生命境界(19)
第一節  大道沖虛——萬物之奧(19)
一  一心開二門的哲學模型(19)
(一)道不在言說中——(二)道不是物質實體
二  道者,萬物之奧(23)
(一)道者,萬物之奧——(二)道本體的兩層三性:無、有、玄——
(三)天地萬物共由之路——(四)實現之理與形構之理
第二節  境界形態的形上學(29)
一  德:道的內在化(29)
二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2)
(一)道法自然——(二)不生之生的境界形態
第三節  上德不德的生命境界(36)
一  上德不德,與道合一(36)
二  即境界即工夫,即工夫即境界(38)
第二章  正言若反與生存智慧(40)
第一節  淩空觀照的玄智(40)
一  玄覽與前識(40)
二  正言若反:語言智慧與辯證思維(41)
笫二節  知強守柔的生存智慧(45)
一  強梁者不得其死(45)
柔弱者生之徒(47)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49)
(一)生存策略與生存原則——(二)知雄守雌,知子守母,沒身不殆
四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54)
(一)柔:生存的形質狀態與生存的精神狀態——(二)愚人之心與嬰兒形態——(三)大巧若拙與和光同塵
五  曲則全與死而不亡者壽(59)
第三章  無為治國與政治批判(62)
第一節  貴無論的政治哲學(62)
一  君道與治道(62)
二  君位無執論(65)
三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69)
四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72)
五  不尚賢,不貴貨,不見可欲(75)
(一)不尚賢——用樸為器——(二)不貴貨:經濟低度主義——
(三)不見可欲:去智主義
六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樸(78)
第二節  以道為絕對標準的政治批判(81)
一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81)
二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84)
第四章  兵者不祥與社會理想(86)
第一節  反戰主義的兵學思想(86)
一  兵者,不祥之器(86)
二  戰略思想、戰術原則和兵學境界——以戰爭四無相論為中心的展開(89)
第二節  和平主義的國際關係思想(93)
大國小國謙讓共處,各得其所(93)
第三節  小國寡民的大道世界(95)
一  返回原始,回到混沌(95)
二  小國寡民,安居樂俗(97)
三  一個老子律(99)
寫作賞析
一  獨特的文體與玄妙的章法(101)
(一)散文、韻文、詩三合一——(二)對偶、長言短句參變雜用——(三)用韻不拘一格——(四)學理如此,該怎麼說就怎麼說
二  言簡意遠與格言集成(110)
(一)一句一理,言簡意遠——(二)吸取格言與自造警句
三  第一人稱與多喻一指(112)
(一)引人入境的第一人稱——(二)啟人興會的善巧比喻
尾聲:南北文化交融的產物(116)
原著全讀
老子道德經上篇
第一章  “體道第一”(122)
第二章  “養身第二”(125)
第三章  “安民第三”(127)
第四章  “無源第四”(129)
第五章  “虛用第五”(131)
第六章  “成象第六”(132)
第七章  “韜光第七”(133)
第八章  “易性第八”(134)
第九章  “運夷第九”(136)
第十章  “能為第十”(137)
地十一章  “無用第十一”(139)
第十二章  “檢欲第十二”(140)
第十三章  “猒恥第十三”(141)
第十四章  “贊玄第十四”(143)
第十五章  “顯德第十五”(145)
第十六章  “歸根第十六”(147)
第十七章  “淳風第十七”(149)
第十八章  “俗薄第十八”(151)
第十九章  “還淳第十九”(152)
第二十章  “異俗第二十”(154)
第二十一章  “虛心第二十一”(157)
第二十二章  “益謙第二十二”(159)
第二十三章  “虛無第二十三”(161)
第二十四章  “苦恩第二十四”(163)
第二十五章  “象元第二十五”(164)
第二十六章  “聖德第二十六”(166)
第二十七章  “巧用第二十七”(167)
第二十八章  “反樸第二十八”(169)
第二十九章  “無為第二十九”(171)
第三十章  “儉武第三十”(173)
第三十一章  “偃武第三十一”(175)
第三十二章  “聖德第三十二”(177)
第三十三章  “辯德第三十三”(179)
第三十四章  “任成第三十四”(180)
第三十五章  “仁德第三十五”(181)
第三十六章  “微明第三十六”(182)
第三十七章  “為政第三十七”(184)
老子道德經下篇
第三十八章  “論德第三十八”(185)
第三十九章  “法本第三十九”(187)
第四十章  “去用第四十”(190)
第四十一章  “同異第四十一”(190)
第四十二章  “道化第四十二”(192)
第四十三章  “遍用第四十三”(195)
第四十四章  “立戒第四十四”(195)
第四十五章  “洪德第四十五”(197)
第四十六章  “儉欲第四十六”(198)
第四十七章  “鑒遠第四十七”(199)
第四十八章  “忘知第四十八”(200)
第四十九章  “任德第四十九”(201)
第五十章  “貴生第五十”(202)
第五十一章  “養德第五十一”(204)
第五十二章  “歸元第五十二”(206)
第五十三章  “益證第五十三”(208)
第五十四章  “修觀第五十四”(209)
第五十五章  “玄符第五十五”(211)
第五十六章  “玄德第五十六”(213)
第五十七章  “淳風第五十七”(215)
第五十八章  “順化第五十八”(216)
第五十九章  “守道第五十九”(218)
第六十章  “居位第六十”(219)
第六十一章  “謙德第六十一”(220)
第六十二章  “為道第六十二”(222)
第六十三章  “恩始第六十三”(224)
第六十四章  “守微第六十四”(225)
第六十五章  “淳德第六十五”(228)
第六十六章  “後已第六十六”(229)
第六十七章  “三寶第六十七”(231)
第六十八章  “配天第六十八”(233)
第六十九章  “玄用第六十九”(234)
第七十章  “知難第七十”(235)
第七十一章  “知病第七十一”(236)
第七十二章  “愛己第七十二”(237)
第七十三章  “任為第七十三”(238)
第七十四章  “制惑第七十四”(240)
第七十五章  “貪損第七十五”(241)
第七十六章  “戒強第七十六”(242)
第七十七章  “天道第七十七”(244)
第七十八章  “任情第七十八”(245)
第七十九章  “任契第七十九”(247)
第八十章  “獨立第八十”(248)
第八十一章  “顯質第八十一”(250)
後記(253)
 

                                      經典的價值在於文化(總前言)
                                                     羅顥
當20世紀初一股反傳統風潮彌漫之時,經典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也被一些新潮之士視如敝屣,甚至有喊出將線裝書扔進茅坑的口號。然而,歷史的發展是那樣地不可思議,如今,在讀書界與出版界卻不斷有“重讀經典”、“回歸經典”這類聲音傳出;一些熱心的學者還煞費苦心地(或受託於出版界)為讀者開出他們各自認定的屬�經典的書目。存在總是有它自己的理由,這些現象的出現,雖然原因多多,或許還攙雜著某些非“經典”的因素在,但畢竟都是以“經典”的名義提出來的,經典本身貨真價實,不必懷疑——終究是經典的魅力在起作用。
在知識氾濫、信息氾濫的時代,面對汪洋大海般的書市,實令人無所適從,難以度越,發出諸如“以有涯追無涯”一類的感歎。有識之士重新拾起經典作為金針,倒不乏返璞歸真的味道,也確有實際的針對意義。
知識之受到尊重,是人類理性的表現,而讀書無疑是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任誰都不會否認。但是,就像生命的意義不全在知識一樣,讀書的意義也不全在知識的獲取。或更明確地說,讀書非僅為了求知,更在於明理做人,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語),成人成己,讀書活動必須圍繞人生問題而展開,才能獲得真正意義,套用《論語》中孔子的句式表述就是:不讀書,無以言;不明理,無以立。
毋庸置疑,讀書有益於人生,不讀書,人就會變得淺薄、空疏。然書海茫茫,不諳“書性”者往往會被知識的海洋所吞沒、窒息——“殆矣”,這就需要有一番取捨、抉擇功夫,所以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且人生有限,誰都不敢誇言能讀盡天下書。因此,在有限的生命中,讀什麼書,如何讀書,就成為每個讀書人都要面對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主編、策劃這套“經典解讀”叢書的出發點。
經典既是一種文化的積澱,又具有文化的象徵意義。因為文化,才使人與一般動物、文明與野蠻有了區別。換言之,經典所提供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價值,就像朱自清在《經典常談》序中所言,經典的意義“不在實用,而在文化”。“不在實用”,並非指經典無益於社會,而是說它超越了一時一事的功利,是“無用之用”(王國維語)的“大用”,具有相當於宋儒張載的“橫渠四句”之意義,是關係到整個社會價值與人文精神之根本的“源頭活水”,此即《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序》說孔子“定《禮》、《樂》,刪《詩》、《書》,贊《易》道,以明道德仁義之源;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
經典支撐起文化,充實並提升了文化的品位。經典在文化中的這種地位,如變換一下黑格爾在論及哲學重要性時的話語,可這樣說,一個沒有經典的史化,“就像一座廟,其他各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那樣”。有這樣一則趣聞,說的是英國某製造商,在收到了美國人贈送的一本《科學經營原理》後,不屑一顧,即回贈了一本古羅馬經典作家賀拉斯的拉丁文詩集。這裡所透出那種對文化的自信態度,是建立在對經典的擁有與推崇之基礎上的。而正是這種對文化的信念,同時又成就了人格的自信、自尊,並使人能“言”、能“行”、能“立”——人是如此,而對民族、國家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前賢說,只要文化不亡,國家就不會亡。三戶可亡秦,文化能托命。就此意義而論,經典的“實用”也可謂大矣!
文化、文化,就是以文來化時、化俗、化人。經典,當然屬�最典型的一種“文”了。文化有大小(就涉及的領域而言),經典的範疇也是很寬泛的,如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科都有它相應的經典,然而學科在發展,曾經被視為經典的,隨著專業的進步而有可能被後來者替代、淘汰。而每個時代都有該時代所特別推崇的經典,但時過境遷,有些一度被譽為金科玉律般的所謂經典,轉眼間卻被遺棄了。為此,我們這套叢書對經典的選擇,立足于“大文化”的角度,以慎重和嚴肅的態度,設定了幾則最基本的標準:
一是具有典範意義的;
二是開人類文化之價值源的;
三是能導人以正的;
四是必須經得住時間考驗的。
雖然,這些標準也是構成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的最起碼的條件。
經典在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漫漫歷史,人類文明有時會走彎路,不少經典的命運也曾遭受過曲折、坎坷,但真正的經典,畢竟有它的生命力,最終還是以它自身的價值“存活”在人世間。(這本身就說明了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的價值所在)經典以文本的形式出現,但又不是一堆死文字。意大利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已被視為經典般的名言,如今受到學術界的普遍信奉。同樣,今天我們重提回歸經典、重讀經典,其旨趣也在於找出經典所能提供的現代意義。而從經典所具的特性看,應該說是完全能承當的。
文化的發生、發展乃至變化,固然有許多偶然的因素,但絕不是隨機的,甚或可以受人任意擺弄的。經典的文本,如不待人去閱讀,則只是本無任何意義的書;通過解讀,經典的內在意義才可能得到豁顯(注意:豁顯不是呈現)。其實,這個道理古人早就知道,如孔子教導學生們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所以。讀書有善讀與不善讀之分,像子貢那樣“告諸往而知來者”的,孔子就認可他“始可與言《詩》已矣”。
經典向我們提供多重的解讀空間,而作為一個帶有開放系統的經典,其意涵往往通過當代的境況及問題被激發,經典的話語也在現代語境下得到激活。這個看似後現代哲學的觀念,其實乃是文化傳承過程中的固有情態,由經典的內在性格所決定。當代哲學詮釋學創始人加達默爾認為,經典的真理並不是現成的自明的恒常存在,如果沒有人的參與,真理就無處呈現和生成,文本的意義也就無法傳承和延續。誠然,以時代的話語(思維)去理解和把握經典,經典的真理和意義之發生及發展開始終是個現代性(即時代性)的問題,是一個與現實人生的生存狀態密切關聯的永久不息、永不封閉的進程。但這只是一個文化現象,是經典的一種存在形式,卻不能定義為經典的性質,更不能作為反本質主義的理由。我們認為,即使不承認本體意義上的“道”,也不能否定文化意義上的“道”。經典如果沒有“恒常存在”的價值,全得由後人去發明、賦予它意義,那又何為“經典”,或不然,什麼都能成為“經典”了。
存在的意義在過程中發生、顯現,但任何的闡釋都只能建立在“元敘事”基礎上,這是不容懷疑和否定的。無論是“我注六經”,還是“六經注我”,都不能繞過“文本背後”去生髮思想,更不可拋開文本空發議論。魯迅曾說過,一部《紅樓夢》不同人讀它會有不同的所見,這與其說是一種理解詮釋上的偏差,還不如說是作品本身所提供的豐富意涵更確切些。對經典的詮解固然要抉發它的時代意義,但時代性不等於隨意性,否則就落為“野狐禪”了。就像有人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管怎樣還是哈姆雷特,卻不可能是李爾王或奧賽羅什麼的。所以我們認為,對任何文本的解讀詮釋都是雙向性的,但這種“雙向”並不是無據無本的;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其內在價值始終是在先的。
當然,閱讀需要理解。要讀懂一本經典,還得具備一定的條件,諸如必要的文字語言常識,對文章結構的把握及對相關知識與文化背景的瞭解等等。而在特定的境況(譬如某種意識形態的干擾)下,經典的意義也會受到遮蔽、異化。所以,經典的傳播始終處在一個不斷的遮蔽——解蔽過程中。而我們這套叢書所設計的對經典的解讀形式,其目的就是想起到這種“解蔽”作用,至於效果如何,那就有待讀者來檢驗了。
小辭典
【老子其人】
《老子》一書的作者。中國古代哲學家,道家創始人,先秦諸子中南方學派的宗師,莊子稱他為“古之博大真人”。姓李,原姓老(老、李一聲之轉,音同而變為李),名耳,字聃(又作耽)。老子、老聃(耽),皆尊稱也。生於陳(陳後為楚所滅),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又作賴)鄉曲仁裡人,其地漢晉時有老子祠廟。仕于周,久任守藏室史(柱下史、征藏史),即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檔案館館長。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崩,王子朝作亂,歷時18年。期間見周室衰落,去職南歸,居於沛、陳。頗有問學者。後西遊,出函谷關,為關令尹喜所請,著書上下篇五千餘言即《老子》而去。隱于秦,卒于秦,秦地鄠縣(今陝西戶縣北)有老子墓。修道而長壽,大概活了百六十餘歲,或說二百餘歲(見《史記•老子傳》)。據今人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冊、高亨《史記老子傳箋證》所考,約與孔子(前551~前479)同時,而年齒長於孔子,當公元前六世紀前期至五世紀前期。另說老子是周太史儋(畢沅、汪中、梁啟超、羅根澤等);或是楚人老萊子(張守節);或以老聃、李耳別為二人,著書者是李耳,老聃系傳說中人物(馮友蘭、劉汝霖);或說老予乃將老聃、太史儋、楚人詹何混而為一人,而著書者系詹何(錢穆),都是對《史記•老子傳》的誤解或過度懷疑所致。東漢後,為道教神話化,尊為太上老君、老君天尊、道德天尊;為唐玄宗奉為玄元始祖。
【老子其書】
老子自著。又名《道德經》。司馬遷認為出於老子親著,但學者多不信,認為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道家後學編纂而戍。細玩全書系統性、貫通性極強,敘述語言與藝術風格極一致,太史公所言可信。道家的主要經典,與《論語》齊名的中國文化經典。先秦時只稱《老子》,分上下篇,篇不分章。漢景帝改子為經。後人各以篇首一字名篇,合而稱為《道德經》。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本分稱上下經,上經37章,下經44章,合81章;並冠章題,上經首章章題“體道”,下經首章章題“論德”。魏王弼注本亦81章,去章題。西漢嚴遵注本分為72章。元吳澄注本分為68章。其書貫統性很強,建立了以“道”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傳本雖稍有竄亂摻雜,但於此並無損害)。影響廣泛,戰國中期已有多種傳抄本,《墨子》、《戰國策》、《莊子》、《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尹文子》、《列子》及《淮南子》、《韓詩外傳》等先秦漢初典籍頗多引述其言,對儒、墨、名、法、雜、兵、農、縱橫、神仙諸家都有影響,歷代注解七百餘種。最為流傳的注本,是河上公本、王弼本。最古的傳抄本,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本、郭店楚墓竹簡本。道教宗之為主要經典,稱《道德真經》。《道藏》中收有注釋本50餘種。
【老子其時】
約當周靈王(前571~前545)初至周元王(前475~前469)末。為春秋晚期,進入物質經濟大發展、政治社會大變動大轉型期。其時鐵器普及,農業發展,手工業百工俱興,商人成群結隊周流四方,城市規模擴大,貨幣經濟繁榮。南夷北狄,交戰中國。周室衰微,政在霸主。貴族沒落,政治動盪。“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大國爭霸,小國爭地爭城,兵連禍結,侵伐取滅不絕,周初的一千八百多國,只剩下一百四十多國。士階層崛起,巨商大賈得與國君分庭抗禮。官師失守,私學出現,庶民議政,拉開了百家爭鳴的序幕。諸侯驕奢淫浹,加重剝削,庶民疲憊,民力凋盡,道瑾相望,盜賊公行,各種政治社會矛盾日趨激化。鄭鑄刑書,晉鑄刑鼎,由禮樂教化走向刑法之治,封建貴族共和政治轉向了集權專制。
【孔子問禮於老子】
事件《史記•老子傳》。孔子適周,向老子問禮。老子告誡孔子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此段告語與老子其人其書精神意氣相合,孔子聞而以為老子是真能避世避禍者,回去向弟子們讚歎:“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孔子世家》亦記其事,唯老子告語不同。孔子見老子其時,或說時孔子30歲(司馬遷),或孔子51歲(莊子),或34歲(閻若璩),或34至41歲(胡適),其地或記沛,或在魯。近人疑說紛紜。但孔子見過老子,有過問答,戰國時儒道雜三家已均信確有其事,四見於《禮記•曾子問》,八見於《莊子》的《天道》、《天地》、《天運》、《田子方》、《知北遊》等篇,一見於《呂氏春秋•當染》。
【老子訴訟案】
指民國初採用文學化的訴訟判案形式對《老子》成書年代的一場辯論。這場訴訟案中,“原告”是梁啟超(任公),“被告”是《老子》,“審判官”是原告認定的張煦。1922年3月4日梁啟超在北京大學講演《評胡適之中國哲學史大綱》,承汪中老子即太史儋之說,提出六大疑點,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人,斷定《老子》書作于戰國之末,並向數千聽眾說:“我今將老子提起訴訟,請各位審判。”不過十天,張煦以“原告認定審判官自兼書記官”身份發表《梁任公提訴老子時代問題一案判決書》,逐條駁否原告各證,宣判:“梁任公所提出各節,實不能絲毫證明《老子》一書,有戰國產品嫌疑。”這件訴訟案啟廿世紀老學辯論之端,很多廿世紀著名學者參與辯論。馮友蘭等多數學者一脈相承地贊同梁說,其中更有說成書在《莊子》之後(錢穆),或《呂氏春秋》與漢《淮南子》之間(顧頡剛),或在《淮南子》後(張蔭麟),或漢文景之間(劉節)的。梁、馮、錢、顧諸家之說後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