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點津
|
出版緣起
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
季旭升
“犁明即起,灑掃庭廚。忘著窗外,一片籃天白雲,令人腥情振忿。隨便灌洗一下,整理遺容之後,走到客聽,粘起三柱香,拜完劣祖劣宗,希望祖宗給我保屁。然後勿勿敢往朋友的壽宴,為朋友舉殤祝壽,大家喝的欲罷不能。談到朋友的事葉出現危機,我就建議他要摒持理念、拿出破力。朋友也免勵我要多用功,才能寫出家譽戶曉、躑地有聲的文章。晚上我開始發糞讀書,日以繼夜的終於寫完這一篇文章。”
這是用現在見慣不怪的錯字集錦而成的一篇小文,果然可以“擲地”,但是未必“有聲”。近年來,這種錯字太多了,老師開始憂心、家長開始憂心、社會賢達開始憂心,只有學生和教育主管部門不憂心,教育主管部門甚至於還要進一步削減中小學的語文授課時數。終於,社會的憂心進發了,由各界組成的“搶救國文聯盟”日前已起來呼籲教育主管部門要正視這個問題。
身為文化事業一分子的商周出版,老早就在正視這個問題了,所以洞燭機先地策劃了“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為文字針砭、為語文把脈,希望把這些年語文界的毛病治好。各界反應還不錯。
語文的毛病治好了,體質還是不夠強壯。商周出版認為進一步要熬十全大補湯,讓我們的語文更強壯。這“十全大補湯”就是“中文經典100句”系列。
《荀子•勸學篇》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學畫一定要先從《芥子園畫譜》學起。《芥子園畫譜》是初學者的“經典”。
張大千的畫藝要更上層樓,所以要去千佛洞臨壁畫。千佛洞是張大千的“經典”。
學書法的人要學二王顏柳,二王顏柳是書法界的“經典”。
經典是古代聖賢才智的結晶,是民族文化的源頭。
多認識經典可以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更高。
多認識經典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文字帶有民族智慧、民族風格。
《論語》、《史記》、《古文觀止》、《孟子》、《詩經》、《莊子》、《戰國策》、《唐詩》、《宋詞》、《世說新語》、《資治通鑒》、《昭明文選》、《六祖壇經》、《曾國藩家書》、《老子》(“中文經典100句”已出版),《韓非子》、《荀子》、《孫子兵法》、《易經》(“中文經典100句”即將出版),這十幾本書應該是現代中國人的“最低限度必讀經典”,作為這個民族的一分子,沒有讀過這十幾本書,就稱不上這個民族的“知識份子”。但是,現代人實在太忙了,大人忙著五光十色、小孩忙著被教改、社會忙著學習英語、國家忙著走出去,人人都在盲茫忙,商周出版因此為忙碌的人們燉一鍋大補湯,用最活潑簡明的文句,把經典的精粹提煉出來,讓大家可以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閱讀。在做完為文字針砭、為語文把脈,把病痛治好後,讓我們來培元固本,增強功力,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飛得更遠!
(本文作者現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