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一種理性讀法
|
老子一書,成書已有二千多年。這漫長的歲月裡,下知有多少專家學者為它作了註解。到如今已大致有了共同的瞭解。認為老子是玄學之宗,是帶有神秘而下可以常理通達的,也就是英文的Mysticism。這種看法的來源大概是由於老子在第一章裡說:「同為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然而,我們仔細推敲這幾句話,認為要暸解玄的涵義,須從上一句著手。上一句是:「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我們的讀法是:「所以常要以無欲的客觀態度來觀測歸納天地間的奧妙;常要以有欲的主觀態度來分析演繹以測試適用的極限。」如此則老子的玄可以下解讀成Mysticism。下但如此,這句話可說是科學精神的很好的定義。也就是說,玄學不但不是神秘之學,更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知識份子所大聲疾呼的「科學」。巧的是:老子的「玄學」音義都極接近拉丁文的Scientia,那是英文science的來源。
老子在第三十八章裡說:「上德下德,是以有德」。這句話裏的「不德」我們解讀為下堅持已得之德。正因為不堅持而能虛心接納,才能更上一層。這種能夠捐棄成見虛心接納的精神,可以說是實行民主政治的要素。老子雖然沒有提出投票等的民主政治的運作細節,但如缺了他所提的不德精神,民主政治將淪為沒有靈魂而徒具形式而已。雖然一般人認為「科學」與「民主」是西方的泊來品,我們卻發現老子在二千多年前就闡明瞭科學與民主的要義,只可惜不為人所瞭解。難怪老子要在第七十章裡感歎:「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們認為老子的思想有必要從新作一番理性解讀的嘗試。因此,我們以三民書局出版,余培林註譯的「新譯老子讀本」為版本,作一番理性解讀的嚐試。我們這種解讀法,與傳統的解讀有相當大的差別。在老子專家看來可能是胡言亂語。然而,老子的正確解讀應當如何?恐怕只仃老子本人復出才能確定。既然這是不可能,我們根據老子在第七十章裡所說:「言有宗,事有君。」而認為老子是在闡明因果關係而不是在提倡神秘之學。因此,我們的讀法是:抹去神秘的色彩,代之以因果關係的探討。這樣的讀法,使一些章句顯得十分淺易,簡直普通常識。這樣是否符合了「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呢?我們下得而知。我們也自知我們的讀法,尚有許多不能圓滿處。正因為如此,代們拋磚引玉,希望能有高明人士加以修正補充。
為了讀者的方便,那些與傳統讀法有差別的章節,我們以*標示。那些沒有標示的章節,原文的讀法雖與傳統讀法無大差異,我們仍盡量加入些我們個人的意見。然而,這本書不是學術著作。我們的意見只是在作一種嘗試,希望能使一般人也來認識我們心目中的一位非常理性,提倡科學方法,講究民主精神,主張自由平等,扶助弱勢者……等等的偉大思想家。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