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莊子畫說

出版社

 

莊子畫說

莊子畫說
書名: 莊子畫說
作者 流沙河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531540707
地區 上海
年份 2005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莊先生事蹟考(1)
逍遙遊(1)
齊物論(14)
養生主(30)
人間世(36)
德充符(46)
大宗師(52)
應帝王(66)
駢拇(73)
馬蹄(81)
胠篋(90)
在宥(98)
天地(106)
天道(112)
天運(116)
刻意(120)
繕性(123)
秋水(126)
至樂(134)
達生(138)
山木(143)
田子方(147)
知北遊(151)
庚桑楚(155)
徐無鬼(159)
則陽(163)
外物(167)
寓言(173)
讓王(177)
盜蹠(183)
說劍(187)
漁父(190)
列禦寇(193)
後記(201)

莊子是尊稱,就是莊先生。莊先生活著時,不願做官,又不肯周遊列國打響知名度,還厭煩交際,所以除了隨身弟子,很少人認識他。他喜愛大自然,課餘引著弟子遊山玩水,講些有趣的事,用來點醒愚頑,傳授他那神秘主義的道。他是戰國時期道家莊派祖師。他也祖述老子學說,讚頌老子偉大,但與老子有所不同。老子本意是要給統治者出點子,叫他們別胡來。莊子則不然,建言少而拆臺多,總嘲笑統治者的偽善。老子緩和,笑眯眯的。莊子激烈,哂笑嗤笑,拍掌大笑。文章也不同,老子的近哲,莊子的近詩。莊子是他那個時代的大文豪,無人可比。
司馬遷著《史記》提到莊子,也只附在老子後面,語雖欠詳,但是後人由此知悉莊子名周,宋國蒙人,做過蒙漆園吏,與梁惠王和齊宣王也就是與孟子同時,著書十餘萬言,學識極其廣博,惜乎不被官方釆納,用來娛樂自己罷了。多虧有這幾點記載,使其人之生平事蹟隱約可考。
莊子取名曰周,可能出自《易經•系辭》:“周乎萬物,道濟天下”一句,以此顯示他的抱負。怕後人不懂周字的意思,他在《莊子•知北遊》篇中硬插一句:“周,遍,鹹,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周就是普遍,大道遍及萬物。少年莊子信守《易經•系辭》之言,立志要“濟天下”。
宋國首都商丘郊區,地名蕭蒙,是莊子的故鄉(不是今皖北之蒙城)。宋國貧弱,境轄今河南省東角、山東省西角、安徽和江蘇兩省西北角,是中原連成一片的最貧困地區。國既貧,民必愚。先秦諸子說到蠢人,多稱其為宋人。莊子也不放過本國同胞,書中許多傻瓜都是宋人。宋國蕭蒙有個漆園,莊子做過“蒙漆園吏”。人說漆園是邑地名,不是漆樹園林。我說最初不是邑地,真是大片漆樹園林。宋國國有漆樹園林,想來不止一處。莊子管理的這一處在蕭蒙,所以叫“蒙漆園”。漆之為物,不但用於宮室、傢俱、什物,且為戰備所需。兵器、甲盾、戰車都要用漆髹過,否則易朽。漆在那時屬於戰備物資,設吏管理漆樹園林,自有必要。莊子做吏,那是小公務員,只涉事務,不涉政治,社會地位當然低微。他從底層察看高層,黑暗醜惡畢見,所以《莊子》書中譴責之辭尤多。
前人考證,莊子比孟子小兩歲,又比孟子晚死兩年。二人行事迥然相反。孟子逞才揚己,遊說諸侯,後車隨員二百人,富且顯。莊子知白守黑,陋巷著書,編織草鞋衣大布,貧且晦。孟子主張仁義,莊子批判仁義,互為死敵。孟子逮著誰就罵誰,罵楊罵墨罵許行,戰鬥激情洋溢。怪了,為何不罵莊子?唯一的解釋是,孟子未聽說過莊子的學說,從何罵起。朱熹說莊子“他只在僻處自說”,推測得有道理。
以莊子那樣的一副傲骨,漆園吏鐵飯碗遲早必定打破,殆無疑義。猜想他去職後,已人中年,生活困苦,不得不設學館招弟子,收費補貼家用。授課要有講義,就自己編寫吧。《莊子》原書,前面七篇,從《逍遙遊》到《應帝王》,通稱內篇,我看正是編的講義。因為課堂上臨時可發揮,所以內七篇文字很簡奧,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多有大幅跳躍。外篇和雜篇文字淺顯些,屬於講義外的作品,給弟子欣賞的課外讀物。至於最長的《天下篇》,文章體例不同,是獨立的一篇學術論文,不宜再闌人《圖說莊子》內。本書不收《天下篇》,其故在此,特說明。
莊子五十一歲那年,宋國崛起一位名“偃”的暴君,公開稱王,挑釁列強,置國運於危險。又在國內擴軍備戰,橫徵暴斂,動輒殺人。政局太黑,莊子避禍,行藏更加隱晦。《莊子》書中多次痛說亂世做人之難,豈無因哉。
莊子活到八十三歲,淒涼逝世。他死那年,宋國也滅亡了。一般學者公認如此。我猜想他可能活得更長一些。根據是《莊子•則陽》篇內寫到“舊國舊都,望之暢然”云云,乃是宋國滅亡後首都商丘城的殘破寫照。何況“舊國舊都”者,故國故都也。國亡後才好稱故舊啊。商丘城緡合在草木叢莽之間,興起詩人故宮禾黍之歎。城中樓臺高聳,那是少年莊周最熟悉的。而今遠遠望見,如晤故人。感歎之餘,或可安慰晚境,想想如夢的少年游。此時晚鴉斜日,喚人歸去。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詩的微惋,哲的大悟,盡在此了。
莊子死後又過六十年左右,暴秦吞併天下,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百家諸子悉被查抄,聚而焚之。出乎意料的是,《莊子》文章太漂亮了,民間有人暗藏,燒是燒不完的,得以殘留下來。魏晉之際,玄風忽暢,《莊子》正好提供談資,乃大流行。此後千載以降,總有極少士人,蹭蹬仕途,不滿現實,藐視權威,挑戰禮法,又從《莊子》援引思想資源,使此書不寂寞。只是那窮老頭歷經轉化,“為鼠肝”、“為蟲臂”,天知道他變成何物了。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