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老子考證

出版社

 

老子考證

老子考證
書名: 老子考證
作者 張揚明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地區 臺北
年份 1985
出版社: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老子考證  目錄

    (一)

第一篇  老子人事考證  (一五)

第一章  老子姓名的問題  (一六)

第一節  謐聃之說  (一九)

第二節  字伯陽之說  (二

第三節  老子姓氏諸說  (二一)

第四節  所謂姓老氏老  (二三)

一、老童之後  (二四)

二、老    (二七)

三、老    (二八)

四、老    (三

五、華季老  (三一)

六、老      老成子    老商氏    老萊子  (三二)

第五節  老聃及老子之稱的由來  (三三)

第六節  姓李氏  (三四)

一、李離  (三六)

二、裏                      (三七)

三、李與理裏  (三八)

第七節  老子姓名史記原文  (四

第二章  老子籍貫的問題  (四三)

第一節  陳相與楚苦  (四五)

第二節  賴鄉與瀨鄉、厲鄉  (五

第三節  曲仁裏與曲裏、仁翠  (五一)

第四節  老子故鄉的位置  (五一)

第三章  老子官職的問題  (五五)

第一節  守藏史與柱下史  (五五)

第二節  大史與徵藏史  (五七)

第三節  一官四名  (五八)

第四章  孔子見老的問題  (六一)

第一節  史記是否可靠  (六二)

第二節  天道、天運是否可疑  (六三)

一、所謂兼愛非孔子說  (六四)

二、所謂儒墨皆起  (六五)

三、丘治六經  (六六)

四、繙十二經  (六九)

1六經六緯  (七

2易上下經並十翼  (七一)

3春秋十二公經  (七二)

第三節  曾子問是否可信  (七五)

第四節  老孔相見的時間與地點   (七八)

一、各家之說  (七九)

二、春秋日食之年的分析  (八一)

第五節  見老的論斷  (八七)

第五章  老子過關西去諸問題  (九一)

第一節      (九一)

第二節  函穀關  (九二)

第三節      (九五)

第四節      (一三)

第五節  過關的論斷  (一一

第六章  老子生卒及其後人的問題  (一一二)

第一節  老子的生卒  (一一二)

第二節  老子的後人  (一二

第七章  老子關係人物的問題  (一二七)

第一節  老萊子  (一二七)

第二節  太史儋  (一三二)

第二篇  老子書考證  (一三七)

第一章  老子書思想的問題  (一三八)

第一節    (一四二)

第二節    (一五四)

第三節    (一五六)

第四節    (二六

第五節    (二六二)

第六節    (一六四)

第七節    (一六八)

第八節    (一七三)

第九篩  德、性  (一七七)

第十節  仁、義   (一七九)

第十一節  自然   (一八三)

第十二節  陰陽  (一八六)

第十三節  有無  (一八九)

第十四節  不尚賢  (一九四)

第十五節  功遂身退  ()

第十六節  天下  百姓  衆民  官長二

第二章  老子書語詞的問題  (二一四)

第一節  玄妙  (二一四)

第二節  芻狗  盜誇  (二一八)

第二節  財貨  金玉  (二二二)

第四節  於、於  (二二六)

第五節    (二三一)

第六節    (二三六)

第七節    (二三九)

第八節    (二四一)

第九節          素樸  (二四三)

第十節 王侯  侯王  王公  萬乘之主  取天下  (二四五)

一、王侯  侯王  王公  (二四七)

二、萬乘之主  (二四九)

三、取天下  (二五二)

第三章  老于書文體的問題  (二五四)

第一節  非問答體  經體  韻化論文  (二五四)

第二節  賦體  (二五六)

第三節  格言體  (二五七)

第四節  老子書是合乎春秋時代的文體  (二五九)

第四章  老于書作者的問題  (二六一)

第一節  各家之說  (二六二)

第二節  老子書係老聃所作  (二六八)

第五章  其他問題  (二七)

第一節  孔子前無私人著作的問題  (二七)

第二節  孔墨孟不言老的問題  (二七三)

第三節  從引書例推測老子成書年代的問題  (二八一)

   (二八四)

附:

老子故鄉位置圖

老子故里遺蹟圖

老子陵墓位置圖

本書引用重要書文目錄

我開始研究老子,對歷代老學名家所提出的許多問題,便覺得是一大困擾。老子究竟是春秋時人還是戰國時人?老子究竟在孔子之前還是在莊子之後?甚至老子究竟是老聃還是李耳?老聃李耳究竟是一人還是兩人?如是一人,究竟是姓老還是姓李?是陳人還是楚人?還有老子五千言這部寶典,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作品?是一人的著作還是多人的輯作?在衆說紛紜之下,我覺得不將這些問題弄清楚,總難免有陷身五裏霧中舉目茫然之感。

但要弄清這些問題,便必須首先瞭解老子書的思想、語詞、文體,到底該出於那一個代?到底內容是否脈絡貫串或雜亂矛盾?要瞭解老子書的這些內容,更有一個先決問題,就是老子書中外收藏的重要版本數百種,究以那一種為最接近老子的原著?五千文中究有什麼闕文錯節?因此我便首先從事章句的斟理,音義的考定,內容的詮釋。搜羅了八十餘種現存老子善本,參照歷代名家箋注暨經史百家有關資料,而寫了一部三十萬言的「老子斠證譯釋」,以力求對老子原著的探索與瞭解。

之後,又將老子的思想,抽繹,分析.找出其根源,理清其脈絡,尋繹其系統。知道老子的思想,主要是道,由於道,更發現了宇宙間的許多規律。老子根據這些規律,而建立了他的基本理論,制訂了他的修身處世愛民治國的一整套簡而易行的方法,並標明瞭他所希求的理想的人格,理想的政治和理想的社會。所以老子思想,其大原是由道而來,其理想是與道相合。由理論而方法而理想,是脈絡一貫的,系統分明的,也是非常完整的。我有了這一認識,於是又寫了一部十二萬餘言的「老子學術思想」。至此,我已明瞭老子五千言是春秋時代的產物,是老聃本人的著作。許多學者所提出來的問題,諸如思想方面的,語詞方面的,文體方面的,以及其他種種懷疑的枝枝節節,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因此又引起了我寫作本書的興趣。我覺得關於老子的人事和老子書這一宗二千多年沒有解決的公案,應該清清楚楚的作一個總結。

本書係以歷代學者提出的問題為主,遠自宋明以來迄於晚近中外老學名家之所爭所議,雖碎玉珍屑,莫不窮蒐博採,分類擷取。然後抽絲剝繭,層層剖析,徵引典籍,釐正是非,務求允當。全書分兩篇十二章六十三節,連同引論結論,都十六萬餘言。第一篇專作老子人事考證。舉凡老子的姓名、籍貫、官職、生卒與後人及其與孔子相見、過關西去,乃至有關的重要人物,均分章節,詳為析論。第二篇則是對老子書的考證。凡有關思想方面,語詞方面,文體方面,以及其他與五千言有涉的各種問題,亦各闢專章,分節論證。雖不敢說鐵證如山,然而卻可自信我是力持以合情合理的,平實的,以資料為主的態度來下筆的。而且比較重要的資料我也竭盡可能的統統搜集了。在我自己看來,這已是一部考證老子資料最完備、內容最詳盡的書。然我所知畢竟有限,本書究竟能否使老子和老子書的歷代爭議得以澄清,得以確定,則仍有待大雅之家不吝賜教。我當以最誠懇的心情企盼之,感激之!

屢承陳立夫先生鼓勵,羅光先生勗勉,並蒙任卓宣、蕭天石、鄧元忠諸先生提供卓見。均此申謝。

至將拙稿怱怱索囘,乃使焯炤先生核閱未竟,尤感不安;並致歉意。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醴陵張揚明亞逸  自識於碧潭北望樓

不盡相同

▲本書引用春秋經傳,以「左傳會箋」為主。因會箋係採用唐代古本,章句最為正確。

▲本書引用尚書,以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為主,並校以屈萬裏之「尚書釋義」,考定早於春秋時代者則採用之;晚於春秋之偽書則不採用。

▲本書引用羣經諸子,除尚書及春秋外,均採自世界書局「十三經注疏補正」、「中國學術名著」及「新編諸子集成」諸本。

▲本書所有引用之重要參考書及論文,均列入引用重要書文目錄,附於書後,以便查考。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