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莊子)智慧名言故事
|
總 序
春秋戰國時期,舊的社會體系行將解體,新的社會秩序還在探索中,時人驚呼:周文疲敝 ,禮崩樂壞。在這個有序、無序不斷轉換的歷史時期,思想界空前活躍,文化極度繁榮,孔子、墨子、孫子、老子、孟 子、莊子、荀子、韓非子、鄒衍等諸子並作,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等百家蜂起,“各引一濟,掌 其所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出現了中華文化史上第一個發展高峰,並且也奠定了中 華民族文化的基本框架,為中華文化的後續發展提供了流淌不息的源頭活水。先秦諸子文化是中華文 化之源,也是中華文化之流。首先,儒、道、墨、法、名、兵等各家形成於這一時期,在 此後的歷史發展中,各家相互間不斷衝突、借鑒、融合,形成了皇皇數千年之中華文化, 並歷水火刀兵迭更而不墜落湮滅,仍上下騰躍於天地之間,為世界惟一未中斷之文化體 系——從這層意義上看,先秦諸子文化是中國文化之源。其次,先秦文化承夏商周三代文 化而,其中有以周文自任、繼往開來的孔子思想;一有以“虛元為本,因循為用”、“ 推天道以明人事”、“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的老子和莊子思想;有既繼承 殷周天志”、“明思”傳統,又賦以‘‘非攻”、“兼愛”內容的墨子思想;也有明刑 尚法、信賞必罰、尊主卑臣、毀棄仁恩的法家思想等等——它們開啟了儒家、道家、墨家 、法等各家文化的發展走向,因而又是中華文化之流。先秦諸子經典是先秦文化的載體,是先秦哲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無窮的力量,所以始終散發著誘人的魅 力。歷代學者,不論今人還是後人,都需要通過對這些經典的不斷解讀和詮釋去領悟中華 民族先哲的智慧,並通過批判繼承等手段去創造合乎自己時代需要的新文化。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始於科技、信息、經濟領域而最終衝擊文化、政治的全球化 浪潮,席捲了世界各國和地區。國際強權者憑藉其經濟、軍事強勢,甚至不惜訴諸武力, 向發展中國家強行推銷其文化理念、價值觀、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引起了全世界愛好和 平人士的強烈反對,滯延了全球文化的正常交流和健康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弱勢民族 出於民族文化的自我保護意識對強勢文化進行反抗,成為世界文化發展中的一束強光; 但也有些國家或民族採取一種盲目的、情緒化的文化排外(我們稱之謂“文化部落主義”)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類文化的正常交流。而我國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力的、日 益強盛,中華文化就像中國經濟一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它不僅如狄百瑞在《 東亞文明——五個階段的對話》中所描述的:中華文化不但塑造了中古以來的東亞精神, 而且影響到近世紀東亞各國面對西方時所持有的那種心理,即所謂儒教文化圈效應,而且 令亨廷頓等人並非善意地驚呼:“大中華,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一個迅速發展 的文化和經濟的現實,並開始變為一個政治的現實。
①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全球範圍內,包括與日俱增的國際人士,例如學者、教師、新聞雜誌從業者、工業家、 貿易家、企業家和作家,他們力求從思想上理解中國,並將這份理解帶入各個不同語系的 社會。”①面對這樣一個全球化浪潮,挖掘中華源頭文化中仍具生命力的豐富蘊涵,介紹 中華先哲的諸多進步思想,讓世界了解到與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同樣輝煌的中國古代哲學、 思想家的智慧,在全球文化碰撞、整合、提升的當代為全人類文化的新發展做出貢獻,是 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另外,配合我國對青少年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年輕一代在 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對中華文化有一個正確的深切的理解,讓每一個炎黃子孫 從傳統文化曾有的輝煌中增強自身的民族自尊和自豪,從精神上豐富自己,從學識上武裝自己,使自己成為具有現代科學知識、具有開闊的多維視野、具有從其歷史及哲學中把握 未來而與時俱進能力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
正是出於此目的,中國孔子基金會策劃了《先秦經典智慧名言故事叢書》。全書包括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尚書)智慧名言故事》、《(詩經)智慧名言故事》、《(論語 )智慧名言故事》、《(孟子)智慧名言故事》、《(老子)(莊子)智慧名言故事》、《(孫子 兵法)智慧名言故事》、《(管子)智慧名言故事》、《(墨子)智慧名言故事》、《(苟子)智 慧名言故事》、《(韓非子)智慧名言故事》、《(禮記)智慧名言故事》、《(左傳)智慧名言故事》、《(國語)智慧名言故事》、《(戰國策)智慧名言故事》、《(呂氏春秋)智慧名言故事》,共十六分冊。考慮到本叢書的讀者面,為增大知識容量,提高可讀性,在先秦
①杜維明:《文化中國:以外緣為中心》。
經典著作的名言選擇、撰寫體例和寫作方法上,我們作了以下嘗試:嚴把名言選擇關,把“現今仍有生命力”作為名言的首選條件,擺正批判與繼承的關係。名言選擇力求完
整、概括、思想品位高,能全面、正確、貫通地反映諸子思想。為方便與經典原著對照閱讀,名言先後順序排列與典籍中文字表述先後相一致。名言雖是先哲智慧的結晶,且迭史磨洗而仍光采灼然,但由於年代久遠,一切原本自然的東西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歷史的間距會造成人們理解上的困難。本叢書從高品位著眼,從通俗易懂、普及經典思想入手,對名言要義進行解讀,並配以相應的故事加以詮釋。要義主要是對名言進行筒注、標音、介紹歷史背景和現代釋義,以凸現名言的精義,幫助人們克服歷史間距,理解名言真髓。故事的選擇以名言中包含的事例、傳說、神話為主,並輔之以體現名言精神的後世曆史事例、人物或傳說故事,以幫助讀者加深理解和領會。本叢書的編寫以實事求是、批判繼承為指導,以思想性、歷史性、文學性、通俗性並重為原則,堅持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古代思想與當代需要的統一、提高與普及的統一。在編寫過程中,力求保持整套叢書的一致性、完整性,儘量避免選目故事的重複或相悖。但是,由於各冊作者觀照問題的角度方法及語言風格的不同,無論對材料的取捨、名言的現代釋義,還是故事的選擇與編寫,或有文體不盡一致、選目和故事相類、涵蘊挖掘不夠等不足,懇請學者專家給予批評、指正。本叢書在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領導下,由張樹驊秘書長、沈冰稚副秘書長直接牽頭策劃並組織實施。姜林祥教授、劉宗賢教授、王啟俊教授、鄭傑文教授、林忠軍教授、張富祥教授等參與組織編寫和審定書稿工作。董治安教授、周立升教經典著作的名言選擇、撰寫體例和寫作方法上,我們作了以下嘗試:嚴把名言選擇關,把“現今仍有生命力”作為名言的首選條件,擺正批判與繼承的關係。名言選擇力求完整、概括、思想品位高,能全面、正確、貫通地反映諸子思想。為方便與經典原著對照閱讀,名言先後順序排列與典籍中文字表述先後相一致。名言雖是先哲智慧的結晶,且迭經歷史磨洗而仍光采灼然,但由於年代久遠,一切原本自然的東西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歷史的間距會造成人們理解上的困難。本叢書從高品位著眼,從通俗易懂、普及經典思想入手,對名言要義進行解讀,並配以相應的故事加以詮釋。要義主要是對名言進行筒注、標音、介紹歷史背景和現代釋義,以凸現名言的精義,幫助人們克服歷史間距,理解名言真髓。故事的選擇以名言中包含的事例、傳說、神話為主,並輔之以體現名言精神的後世曆史事例、人物或傳說故事,以幫助讀者加深理解和領會。本叢書的編寫以實事求是、批判繼承為指導,以思想性、歷史性、文學性、通俗性並重為原則,堅持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古代思想與當代需要的統一、提高與普及的統一。在編寫過程中,力求保持整套叢書的一致性、完整性,儘量避免選目和故事的重複或相悖。但是,由於各冊作者觀照問題的角度、方法及語言風格的不同,無論對材料的取捨、名言的現代釋義,還是故事的選擇與編寫,或有文體不盡一致、選目和故事相類、涵蘊挖掘不夠等不足,懇請學者專家給予批評、指正。本叢書在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領導下,由張樹驊秘書長、沈冰稚副秘書長直接牽頭策劃並組織實施。姜林祥教授、劉宗賢教授、王啟俊教授、鄭傑文教授、林忠軍教授、張富祥教授等參與組織編寫和審定書稿工作。董治安教授、周立升教授、王世舜教授、徐北文教授、顏炳罡教授等與了審稿或通稿工作。這套薈萃老、中、青三代學者之學識,數易其稿,曆時三年方告完成的叢書,希望能對兩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當今世界,仍是多事之秋。人類歷史上一場又一場戰爭災難的形成,除政治、經濟因素外,還夾雜著太多宗教、文化因素。重溫中國先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等智慧話語,倍感親切。“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我們期盼,中國先哲的智慧同全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一起為世界各民族維護和平與發展的大局,遏止戰爭,能真正化干戈為玉帛,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編者
2003年5月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