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道教法術

出版社

 

道教法術

道教法術
書名: 道教法術
作者 劉仲宇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806463739
地區 上海
年份 2002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前言                                                                            (1)
緒論  法術——道教研究的重要課題                      (1)
    一  道教法術的內涵                                              (1)
    二  法術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11)
    三  法術研究的多重學術價值                            (25)
第一章  道教法術的形成                                        (30)
    一  從巫術到道術                                                (30)
    二  早期道法體系的形成                                    (60)
第二章  道教法術的理論原則                                (79)
    一  修道與行法                                                    (79)
    二  道法遵循的宇宙模型                                    (93)
    三  道法依據的形神觀                                      (114)
    四  道法依仗的神靈系統                                  (133)
    五  道法理論與巫術原理的關係                      (150)
第三章  道教法術的方法與手段                          (160)
    一  道符和法籙                                                  (162)
    二  施法的特殊語言——咒語                          (176)
    三  施法的步伐——踏罡步斗                          (183)
    四  施法的手勢——掐訣                                  (190)
    五  施法的要件——藥                                      (203)
    六  施法的用具——法器                                  (214)
第四章  法師                                                          (229)
    一  資格和資材                                                  (229)
    二  存想和通靈                                                  (236)
    三  煉炁和煉將                                                  (250)
第五章  道法的行持                                              (264)
    一  行持的環境與建壇                                      (265)
    二  行持者的集體                                              (277)
    三  法術行持的主要環節                                  (282)
第六章  道法行持儀式                                          (306)
    一  道法科儀的編制原則                                  (307)
    二  道法科儀的結構                                          (314)
    三  道法科儀的規範功能                                  (320)
    四  道法科儀的表演特徵                                  (338)
第七章  道法的分類研究(上)                               (352)
    一  道法的類型                                                  (352)
    二  道法的大類之一:變化之術                      (355)
    三  道法的大類之二:考召和驅邪                  (378)
第八章  道法的分類研究(下)                               (405)
    一  道法的大類之三:祈禱檜禳                      (405)
    二  道法的大類之四:治病和遣瘟                  (423)
    三  道法的大類之五:度亡破幽                      (456)
結束語  道教法術發展趨勢                                  (474)
後記                                                                        (479)
 
 

                                                                                                 總   序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一樣對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有巨大影響,並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德國哲學家雅斯伯思(Karl Jaspers,1883—1969)曾提出“軸心時代”的觀念,他認為西元前五百年前後,在古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幾乎同時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家,他們都對人類關切的問題提出了獨到的看法。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中國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釋迦牟尼,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這些文化經過兩三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人類文化的主要精神傳統,而且這些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原來都是獨立發展出來的,並沒有互相影響,只是在後來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才產生了相互之間的影響。這說明老子開創的道家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財富,而且也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本世紀八十年代,在國內外對儒家學說的研究比較興盛,相比之下道家思想的研究不像儒家思想的研究那麼紅火。但進入九十年代,國內外學術界對道家思想的研究開始重視起來。在國內不僅出版了不定期的叢刊《道家文化研究》,而且召開過多次國際性的“道家文化”的學術討論會,還出版了一些頗有學術價值的專著,推動了道家文化的研究向縱深發展。總觀歷史,我們可以說,儒道兩家在思想上形成的某種互補格局(當然後來又有佛教的加入,形成了儒、道、釋三家在中國歷史上合流互動的局面),一直影響著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說儒家思想的特點表現為一種人文主義精神,那麼道家思想的特點則表現為一種自然主義的傾向。儒家大體上是人追求個人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而發展為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即人類社會的和諧),例如儒家所提倡的“和為貴”、“致中和”等思想就表現了對人與人之間和諧的追求。道家則是從體認自然的和諧引申出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例如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和莊子所說的“太和萬物”的思想,都表現了道家“崇尚自然”的特質。因此,對道家思想和對儒家思想的深入研究都是我們應特別重視的。從目前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最重大課題看,大家都承認是“和平與發展”問題。人類社會要合理健康地發展就必須“和平共處”,因此就要調整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體地說就是要調整好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地域與地域之間的關係,在這方面儒家思想可以為當今人類社會提供有意義的資源。但今日之世界不僅需要較好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要考慮較好地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自然環境的保護問題),人類社會才可以“共同發展”,在這方面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無疑可以提供有積極意義的資源。因此,推動道家思想的研究是很有現實的和理論的意義。至廣道家思想在哲學形而上理論層面的貢獻,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而且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精神財富。今天我們研究道家哲學理論需要以現代眼光給以新的詮釋,使之日日新,貢獻於世界。
        道教是中國本民族的宗教,它和道家(老莊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說道教在思想文化上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繼承和發揮。道教作為一種宗教不僅對民間有著巨大影響,而且它對中國哲學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例如文學、藝術、醫藥衛生等等)都有重要影響。查《道藏》中收入了對《道德真經》(《老子》)的注釋五十餘種,對《南華真經》(《莊子》)的注釋十餘種,這些注釋都是在不同時期、不同歷史條件下對老莊思想的發揮。如果我們說,先秦老莊是道家思想的第一期,即創始期;那麼魏晉時期的“玄學”則可以被視為道家思想的第二期發展,例如王弼的《老子注》、郭象的《莊子注》都是對老莊思想的新的解釋,並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到唐初興起的“重玄學”,我們可以把它視為道家思想的第三期發展。道家思想的第三期重玄學是繼承了魏晉玄學的思想、並吸取了印度佛教發展起來的,而它的建立則是通過對《老子》、《莊子》的注釋實現的。唐初重玄學與魏晉玄學相比,它把道家本體論發展為道家心性論,而重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成玄英和李榮都是道教徒,而且以後大多數通過注釋《老子》、《莊子》來發揮其思想的大都也是道教徒。這就是說,到隋唐以後,從哲學理論上看,前此的道家思想是由其後的道教接著向前推進的。但道教作為一種宗教,它必有一超越的終極目標以及如何通過修持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重玄學雖然為此目標建立了以“理”、“性”、“心”、“氣”的心性學架構,但它還沒有提出一套為實現此目標的修持方法,其後有“內丹心性學”的出現。“內丹心性學”雖是唐末以後一直到宋明道教思想發展的特有形式,但從理論上看它仍然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發展。就這個意義上說,道教的思想理論是和道家的思想理論分不開的。我們編輯這套“道家文化研究叢書”就是基於這種考慮,把道家和道教聯繫在一起,都作為我們研究的物件。
        這套“道家文化研究叢書”要求以專著的形式撰寫,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撰寫和出版能提高道家和道教的研究水準。為此,我們組織了全國各地對道家和道教有較高研究水準的四十余位專家學者作為這套書的作者,計畫在三至五年內出版四十本有關道家和道教的專著,每年出版若干本。這四十本書大體分為四組:道家發展史專題研究,是按照歷史時期對道家作思想史的研究;道家思想專題研究,是對道家思想所涉及的問題進行的研究;道教思想專題研究,是對道教所涉及的問題進行的研究;道家、道教著作專題研究,選擇對道家和道教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典籍進行研究。雖然這四十本書每本都是單獨的專著,但是把這四十本書作為一個整體看,則又可以看到道家和道教的方方面面。
        這套“道家文化研究叢書”是由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和中國文化書院主持編寫的,它能夠出版,是得到了臺灣凱勝集團董事長黃勝得先生的資助,又得到了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對此我們表示感謝。
                                                                       湯一介
                                                                 1999年7月8日
 

道教神奇美妙,幻境實相交互輝映,進入其中有目不暇接之感,所以二十餘年的學術生涯,絕大多數歲月都投在道教研究之中。說道教雜而多端也罷,博大精深也罷,總而言之道教的內涵極其豐富,層次甚為繁複。而法術,似乎已近於其核心層面。對此,教內素行密授,外界唯見神秘,故爾問津者少。少則少矣,猶有三五不畏涉險者直欲一入瀛海深處,本人也算其中之一,本書則是初探龍穴的收穫。拿到的是不是驪珠,卻連自己也不清楚,只有留待行家未鑒別了。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