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門聖母廟沿革志
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紹承古鹿耳門天上聖母神廟之香禋,主祀「鹿耳門媽」;廟址所在,乃古鹿耳門之舊墟。鹿耳門者,古臺江之咽喉也,其形勢險要,向爲臺灣的門戶,是明延平王鄭成功開臺首先著績之史蹟名區。荷人據臺以前,「鹿耳門媽」即已坐鎭於臺灣門戶,迎接橫渡黑水溝東來的漁夫與海商。迨鄭王開臺,鹿耳門遂躍上歷史舞臺,名爍中外;而「鹿耳門媽」顯靈助鄭的神蹟,更深植人心,代代相傳,迄今已歷三百有餘年矣!
「鹿耳門媽」神廟自創建以還,首經鄭王之酬恩重建,繼得清康熙末葉宦臺文武官員之捐俸遷建。神殿坐海向山,巍然聳立於鹿耳門嶼上,守護著臺灣山川、庇佑著臺灣子民,見證滄海桑田之變與島國發展的歷程。十九世紀,臺江陸化、鹿耳門港道淤塞,聖母古廟因遭洪患而湮毀,遂有臺郡三郊海安宮之寄佛與水仙宮之寄普。期間,聖母廟雖自鹿耳門隱返,然「鹿耳門媽」之慈暉則轉而普照於臺南府城。
民國初年,湄洲五王船於鹿耳門西平湖仔上山,土城仔居民迎奉並建廟以祀,乃自海安宮迎回鹿耳門聖母古廟所有神尊。「鹿耳門媽」至是重回鹿耳門故地土城,與五府王爺共同庇佑著古鹿耳門遺墟上的舊新居民,進而澤被曾文溪流域的信眾。民國六十年代,全臺信士與土城仔居民合力鼎建新廟,遂有今日巍峨壯觀之「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屢經播遷的「鹿耳門媽」,從此安座於嶄新莊嚴的神殿中,與古廟原所奉祀的「國姓媽」、佛祖、水仙尊王等,在五府王爺的襄助之下,承先啓後,開啓鹿耳門新時代的歷史進程。
滄海桑田,海陸多變。距今二百年前的鹿耳門,東隔浩瀚臺江與赤嵌遙遙相望,擁有「鹿耳春潮」的勝景,呈現「鹿耳連帆」的盛況,具有「臺灣正口」的獨尊地位,其後皆因臺江陸化,而沉湮於歷史塵埃裡;鹿耳門聖母古廟歷經漁夫海商草創、明鄭官建、清代重建,規模宏闊,香火鼎盛,極一時之最,其後神殿亦因洪患而傾圮於鹿耳門溪北畔。近二百年來,臺江陸化後的古鹿耳門嶼、鹿耳門港道及其北岸之舊墟,在臺郡三郊的經營、二度移民的拓墾下,由荒涼的菅仔埔,經漁、農,進而工、商,如今已蔚成臺灣西南海濱的一大聚落;「鹿耳門媽」歷經三郊海安宮的府城寄祀,亦因五王之上山而回鑾土城,其神宮由兩殿式的舊建置,鼎新爲宮殿式宏偉的建築,而享有「遠東第一大媽祖廟」之譽。
鹿耳門乃鄭王開臺的史蹟名區,鹿耳門聖母廟是臺灣媽祖信仰的發祥聖殿,歷史輝煌、聖蹟昭彰。我們謹將其遞變沿革考述成誌,藉以撥開近四十年來有人刻意造說的迷霧,還原鹿耳門天上聖母神廟眞史明晰的圖像。敢祈聖母信眾朝香賁臨,惠錫教言,俾「鹿耳門媽」福澤廣佈,曷勝欣幸!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方文科謹!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