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聽傅佩榮老師講莊子

出版社

 

聽傅佩榮老師講莊子

聽傅佩榮老師講莊子
書名: 聽傅佩榮老師講莊子
作者 傅佩榮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101068511
地區 北京
年份 2009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1  自序  輕輕鬆松學莊子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
  2  魚的快樂      14  無所不在
  4  朝三暮四      16  見利忘危
  6  莊周夢蝶      18  庖丁解牛
  8  萬物一體      20  渾沌寓言
  10  太倉稀米    22  無用之用
  12  天地萬物

  提升人生的修養境界
  26  呆若木雞    32  不存機心
  28  孝的真諦    34  古人糟粕
  30  心的齋戒    36  聖人之勇
  38  存而不論    50  無視於物
  40  鼓盆而歌    52  變化之道
  42  鬼斧神工    54  算命不准
  44  忘適之適    56  謙讓之德
  46  自以為美    58  面對死亡
  48  虛有其表

  怡然自得的處世哲學
  62  黏蟬老人    78  政治藝術
  64  誰來裁判    80  弄巧者亡
  66  彼此相忘    82  句踐複國
  68  活著較好    84  蝸牛之角
  70  凡君不亡    86  枯魚之肆
  72  心勝子劍    88  得意忘言
  74  真人之言    90  唯恐有難
  76  運斧成風

  淩忽世俗的標杆之外
  94  用法巧妙      104  不算落魄
  96  誰是美女      106  畫師風格
  98  因禍得福      108  大鵬南飛
  100  無動於衷    110  貧不是病
  102  材與不材    112  三上三下
 

                                            經典私塾班總序


        “經典”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而智慧代表人生經驗的總結式體會,既完整又根本。因此,在學習經典時,入門階段難免有其限制,也就是說,即使將經典內容熟讀成誦,也未必明白其中的人生哲理。
        于是,入門階段所學的經典往往只是《論語》與《孟子》的部分篇章,以致對儒家的認識也還不夠完整,更談不上道家或更複雜的《易經》了。但是,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我們所需要的人生智慧也將日益高深開闊,然後終究要求助於更多的傳統經典。

        在這個“私塾班”裡,我初步預計介紹的經典有五部,就是在大家熟知的《論語》《孟子》之外,加上《老子》《莊子》與《易經》。我的做法是:以白話文發揮上述經典中適合初學者學習的篇章,一方面希望這些材料現在就能配合他們的生活經驗,提供參考與引導;另一方面則期許他們由此奠下基礎,建立合宜的人生觀,可以因應未來人生的挑戰。
        經由學習、理解與實踐,經典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護身符與指南針,使我們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安穩、自信而充滿活力。但願這幾本小書扮演橋樑的角色,讓您在品味經典之餘,可以進而接觸文本,將來承前啟後,創造更卓越的傳統。
                    傅佩榮

                          自    序      輕輕鬆松學莊子
        我們早已聽過“道家”之名,卻不清楚它在說些什麼。老子與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正如孔子與孟子代表儒家一樣。不過,老子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身份很難確定,作品充滿玄思,光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就讓人傷透腦筋。莊子則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開口就是“不知其幾千里也”,簡直是在打擊我們的想像力。
        令人驚訝的是,一談到中華文化,道家居然可以面對儒家,若非並駕齊驅,就是分庭抗禮,甚至形同“一陰一陽”的互動,再架構為一幅相反相成的太極圖。換句話說,要想理解中華文化或華人性格,不能只懂儒家而不學道家。問題在於:如何學習比較恰當?
        一位台大學生向我訴說他姊姊的遭遇,事情很簡單也很複雜。他姊姊在國中三年級時,自己找了一本《莊子》來念,念完之後決定放棄高中聯考。老師與父母聯手勸她,說盡各種道理,卻無法扭轉她的心意。她以自己一知半解的莊子思想作為擋箭牌,周圍的師長與親友居然束手無策。莊子真的這麼厲害嗎?莊子如果活在今天,會勸同學放棄升學嗎?放棄之後又該如何面對人生呢?
        我敘述這則軼事,是要強調“學習”的重要:一方面,要學習正確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要以正確的方式去學習。所謂“正確的”知識,首先要避免斷章取義,譬如聽到莊子嘲笑別人熱中名利及貪生怕死,就立刻跟著憤世嫉俗或醉生夢死。其次,必須考慮這種知識本身如何自圓其說,又如何可以落實于真實人生。所謂“正確的”方式,具體而言就是向專家學習。既然“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們何必自行摸索或閉門造車?學術是天下之公器,只要認真學習,必定事半功倍。
        青少年朋友平曰課業繁忙,又不能免子開放社會中的人生問題紛至遝來,因此對於號稱充滿“智慧”的莊子思想,必有極深的求知意願。有鑑於此,筆者特地由《莊子》的三十三篇,十余萬言中,挑選五十三則材料,解析其中的哲理。這些故事或寓言是莊子所虛構的,但是其中包含了更深刻的意義。這裡很適合借用亞裡斯多德(Aristotle,前384一前322年)對詩的評價來描述莊子的作品。亞氏說:“詩比歷史更富哲理也更為深刻,因為它所呈現的是普遍的事物,而歷史所呈現的是個別的事物。”
        莊子,姓莊,名周,生年約在西元前三七零年個前二八零年之間。那是個動盪不安、戰亂頻仍的戰國時代,也是傳統秩序與價值系統面臨崩解與重建的危機開頭。莊子在深度煩惱中,洞察了人生智慧。“道”是究竟真實,宇宙萬物(當然連人在內)是源之於道,又將回歸於道的。因此,由“道”的觀點看待人生,只會有覺悟的喜悅,而不會有情緒的波動了。莊子可以活在當下,也十分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在物質上極度窮困,並不妨礙他在心靈中無比充實。
        就從這種體認出發,本書分為四輯:一、“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從魚的快樂到庖丁解牛,無不彰顯萬物相通的理趣。二、“提升人生的修養境界”,從呆若木雞到鼓盆而歌,其間亦有循序漸進的不同階段。三、“怡然自得的處世哲學”,從黏蟬老人到得意忘言,每一則故事都發人深省。四、“淩忽世俗的標杆之外”,從誰是美女到大鵬南飛,展現了心靈的超升潛力。合而言之,這就是逍遙自在的人生。即使無法立刻體認這樣的意境,也可以在閱讀每一則短文時發出會心的微笑。
       莊子思想非常豐富,我這本小書只是個引線,希望年輕朋友可以輕輕鬆松學莊子,有一個正確而安全的開始,將來再努力自行一探寶山。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