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無形—老子管理智慧
我從2004年5月開始為《香港經濟日報》行政人員版中「東方管理智慧」一欄撰稿,本書是該欄的結集,共收近70篇文章,刊登時間從2004年5月到2005年9月。
過去一年多,我的專欄以討論《老子》為主,但或是興之所至,或是看了新聞有感而發,間中也寫一些與《老子》經文無直接關係的文章。雖然如此,當中有些文章,其思想也與道家一脈相承,譬如說「外圓內方」就是道家的思想。這些文章收於本書的第六章。
由我來寫有關《老子》或中國經典的專欄是一個笑話。我其實沒有寫過專欄,亦不是以寫作為生,更甚的是,我不是讀文史哲出身的。從中學開始,我已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科人;預科修的是純數,大學本科主修物理,研究院唸的是經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現代經濟學也是以數學公式為主;後來去了北京清華,唸的也是商科。讀者可以想像,當初我答應撰寫這個專欄的時候,是如何的戰戰兢兢。當然,理科出身的也有很出色的散文家及小說家,如陳之藩、張系國等;不過,我自知肚裡墨水有限,絕不能與這些名家相比。若這些文章當中有一部分獲得讀者的欣賞,我則深感安慰。這不是自謙之詞,而是我有自知之明而己。
開始寫「東方管理智慧」一欄時,與《香港經濟日報》的編輯商討專欄應以何種形式面世會較為吸引讀者。後來大家同意,多寫案例,少寫經文,而且案例亦最好以香港讀者熟悉的企業為主。這就有所為難。不論兩岸三地,以中國經典來討論管理的書籍林林總總,輔以企業案例的亦為數不少。可是,這些案例不是以國內不知名企業為主的話,就是年代久遠的外國企業故事。故此,我惟有多看報紙雜誌,盡量搜尋香港讀者感興趣的案例入文。資料搜集是寫這系列文章最困難及最花時間的地方。
專欄一開始就以《老子》為主,而且一寫年多,有兩個原因:第一,竊以為直至現在,春秋戰國仍是中國學術思想發展得最快、最好的年代,要瞭解中國文化及學術思想,先秦諸子不可不讀。而先秦諸子中,我以《老子》為首選。第二,可能是稟性關係,我特別喜歡老莊哲學。有人說,老莊哲學充滿虛無思想,令人消極,懶散的人不宜多看。我卻欣賞它的逍遙自在,直率坦蕩,思想深刻,以簡馭繁。
世人多以為老子思想消極避世,與做生意應有的積極進取、唯利是圖風馬牛不相及;所以不像《三國》、《孫子兵法》,坊間比較少以《老子》為題探討管理學的書。其實《老子》一書思想精妙,洞悉人性及自然法則,這正正是做生意及當管理人不可不明瞭的東西。宋•陸放翁的詩句:「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學管理也一樣,我以為:「汝果欲學管理,功夫在管理外。」常識及對人性的瞭解,是企管人最重要的兩門基本功;所以,企管人與其讀專門的管理書籍,不如多看中國的經典、莎士比亞,以及中外著名的小說吧。明乎此,我當初寫這個專欄時,就是要給自己一個挑戰,看可否從老子思想得出對現代管理的一些啟發。我想,若然此書對讀者仍 有一點點價值的話,就是把老子思想與現代企業案例聯繫起來,以及提供讀者另外一個角度看《豐老》一書。
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觸《老子》一書時,雖然不大了了’但被它的思想深深吸引,開始斷斷續續看有關的書籍,著名道家學術研究者陳鼓應、國學大師南懷瑾都是我心儀的學者。我沒有任何文史哲的學位,對於《老子》’最正規的學習是數年前失業賦閒在家時,花了港幣8。。塊錢到香港法住文化學院聽霍韜晦老師講解《老子》。想不到幾年後,在報章專欄撰寫《老子》,以我這樣的背景,正如曾蔭權當選香港特首,事前是萬萬想不到的。世事無常’又一明證。除法住的課外’我對《老子》的認識都是自行看書得來’再加上專欄文字篇幅所限,故此,這系列文章在闡析老子思想方面比較粗疏,錯誤更在所難免’希望讀者諒解。當然,此書內容一切錯誤,由作者負責。
歷來《老子》一書有不同的版本,較通行的為王弼所注的版本。1974年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到兩種帛書《老子》寫本,為《老子》經文的校釋工作增添新的材料。著名學者陳鼓應就以王弼為藍本,參照帛書本加以校訂,著有《老子註譯及評介》一書。我在「東方管理智慧」一欄裡所引的《老子》經文及註釋,大多來自該書。不過,經與出版社編輯商討後,本書所引的經文及附錄的《道德經》原文,仍以較通行的王弼版本為準,這裡特此說明。
此書能面世,首先要感謝潘麗珠小姐當初「唔識死」讓我在「東方管理智慧」一欄撰文及對這專欄所給於的意見。另外,要感謝《香港經濟日報》行政人員版的編輯梁穎勤小姐、劉麗華小姐及「經濟日報出版社」的張宇程先生為我的專欄及本書所作出過的貢獻。最後,要感謝已過世的爸爸,是他啟發我對知識的追求,讓我一生受用無窮。他去世時,我仍是「吊兒郎當」,渾渾噩噩,令他擔心不已;5年後的今天,我仍是渾渾噩噩,「吊兒郎當」,不過亦以此書作為小小的禮物,報答他養育之恩。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