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帛書老子再疏義

出版社

 

帛書老子再疏義

帛書老子再疏義
書名: 帛書老子再疏義
作者 尹振環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9787100055086
地區 中國北京
年份 2007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自序——堅定的“帛優派”、“南面術派”
帛書《老子》甲、乙本的比較與底本的選擇
 帛書《老子》結構佈局與釋文的考證疏義
 凡例
 上篇
   上篇題序
   一(今本三十八章)
   二(今本三十九章前半部分)
   三(今本三十九章後半部分)
   四(今本四十一章前半部分)
   五(今本四十一章後半部分)
   六(今本四十章前半部分)
   七(今本四十二章前半部分)
   八(今本四十二章後半部分)
   九(今本四十三章)
   十(今本四十四章)
   十一(今本四十五章前半部分)
   十二(今本四十五章後半部分)
   十三(今本四十六章前半部分)
   十四(今本四十六章後半部分)
   十五(今本四十七章)
   十六(今本四十八章前半部分)
   十七(今本四十八章後半部分)
   十八(今本四十九章)
   十九(今本五十章前半部分)
   二十(今本五十章後半部分)
   二十一(今本五十一章前半部分)
   二十二(今本五十一章後半部分)
   二十三(今本五十二章前半部分)
   二十四(今本五十二章後半部分)
   二十五(今本五十三章)
   二十六(今本五十四章)
   二十七(今本五十五章)
   二十八(今本五十六章)
   二十九(今本五十七章)
   三十(今本五十八章)
   三十一(今本五十九章)
   三十二(今本六十章首句)
   三十三(今本六十章)
   三十四(今本六十一章)
   三十五(今本六十二章)
   三十六(今本六十三章之一)
   三十七(今本六十三章之二)
   三十八(今本六十三章之三)
   三十九(今本六十四章之一)
   四十(今本六十四章之二)
   四十一(今本六十四章之三)
   四十二(今本六十四章之四)
   四十三(今本六十四章之五)
   四十四(今本六十五章)
   四十五(今本六十六章)
   四十六(今本八十章)
   四十七(今本八十一章前半部分)
   四十八(今本八十一章後半部分)
   四十九(今本六十七章前半部分)
   五十(今本六十七章後半部分)
   五十一(今本六十八章)
   五十二(今本六十九章)
   五十三(今本七十章)
   五十四(今本七十一章)
   五十五(今本七十二章前半部分)
   五十六(今本七十二章後半部分)
   五十七(今本七十三章前半部分)
   五十八(今本七十三章後半部分)
   五十九(今本七十四章)
   六十(今本七十五章前半部分)
   六十一(今本七十五章後半部分)
   六十二(今本七十六章)
   六十三(今本七十七章)
   六十四(今本七十八章)
   六十五(今本七十八章末句)
   六十六(今本七十九章)
   附:老子處理政治危機的方略與《尚書.康誥》
 下篇
   下篇題序
   六十七(今本一章)
   六十八(今本二章之一)
   六十九(今本二章之二)
   七十(今本二章之三)
   七十一(今本三章)
   七十二(今本四章)
   七十三(今本五章前半部分)
   七十四(今本五章後半部分)
   七十五(今本六章)
   七十六(今本七章)
   七十七(今本八章)
   七十八(今本九章)
   七十九(今本十章)
   八十(今本十一章)
   八十一(今本十二章)
   八十二(今本十三章)
   八十三(今本十四章)
   八十四(今本十五章)
   八十五(今本十六章)
   八十六(今本十七、十八章)
   八十七(今本十九章)
   八十八(今本二十章之一)
   八十九(今本二十章之二)
   九十(今本二十章之三)
   九十一(今本二十一章)
   九十二(今本二十四章)
   九十三(今本二十二章)
   九十四(今本二十三章之一)
   九十五(今本二十三章之二)
   九十六(今本二十三章之三)
   九十七(今本二十五章)
   九十八(今本二十六章)
   九十九(今本二十七章)
   一百(今本二十八章)
   一百零一(今本二十九章前半部分)
   一百零二(今本二十九章後半部分)
   一百零三(今本三十章)
   一百零四(今本三十一章)
   一百零五(今本三十二章前半部分)
   一百零六(今本三十二章後半部分)
   一百零七(今本三十三章)
   一百零八(今本三十四章)
   一百零九(今本三十五章前半部分)
   一百一十(今本三十五章後半部分)
   一百一十一(今本三十六章)
   一百一十二(今本三十七章)
 內容分類索引
 四部最古本《老子》對照篇(楚簡《老子》、帛書《老子》甲、乙本與傅奕本《老子》之對照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自    序
 
 
 
堅定的“帛優派”\“南面術派”
 
 
 
一、關於拙著帛書老子釋析
 
    本書是在拙著《帛書老子釋析》基礎上重新改寫而成的,因此有必要交待一下這本《釋析》的前因後果。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參考消息》發表他的遺囑,其中似乎語重心長地提到革命道德、政治道德。我對此,深有感觸。批儒評法時,才開始被吸引到閱讀儒、道、法家著作上來。當讀到《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時。內心為之一動。感到這大概是最早的一種君德、政德吧?從此迷戀上《老子》。經十幾載的打磨,完成《釋析》之書稿。1993年申報貴州省出版基金資助。經過北大古文獻研究室主任倪其心教授、貴州大學中文系主任張啟成教授審稿並提修改意見後.工04年蒙獲批准,105年由貴州人民出版社編排,因幾易其稿,]9帕年10月才出版。
 
 
 
    區區一千冊書的出版,自然像大海中增加了幾塊石子,在同行中似乎毫無反響5有的雖不完全同意,但認為提出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此外也獲得一些同道同好的贊許。例如2002年第一期(中國哲學史)發表了一篇簡短的“書訊”:       
 
        該著主要由.緒論”和”釋文與辨析”兩大部分構成。在第一部分“緒論一論帛書《老子》將會取代令本《老子》中,著者從篇名是否失真、篇次是否顛倒、分章是否妥當、章次是否合理、文字是否可靠等五個方面,有據有理地論證了帛書(老於)勝於、真於今本《老子》.得出了帛書《老子》遲早將取今本《老子》而代之的結論,其重要意叉在於使.老子術”─世界上最早的一種領導學、政治道德體系一一完整地重見天日。
 
    在第二部分“釋文與辨析”中,著者首先指出,沿襲已久的“道經”、“德經”之篇名極不符實,並依據帛書《老子》排列之序及《史記》之說,在書中只標明“上篇”、“下篇”,不再標“德”、“道”。更不標“經”。此外著者按帛書(老幹}分章點的分析.將“上篇”分為六十六章。比今本多二十二章;將“下篇”分為四十六章,比今本《老子》多九章。在每一章中.又分“帛書釋丈”(附校注)、“辨析”、“訂文與譯文”三部分。其校注廣采博收,詳密嚴謹.極見功力;而辨析別從章結構、章次、章旨諸方面,加以精深釋析,短者數百字,長者達兩個餘言.不僅言之有據,而且讀來耳日一新,有振聾發聵之感。
 
    書後還有兩種附錄,一種為索引。即:“內容分類索引”和“重要名詞索引”,這方便了讀者的檢索之需;另一種為帛書《老子》甲、乙本兼與傅奕本《老子》對照。這為讀者對帛書《老子》與今本《老子》文字異同的比較提供了便利。
 
    總之,奉書的寫作,歷時十八餘栽,六易其稿.是一部功力深厚、實現了多方面創新、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老子》研究新著。
 
.........
 
 
    梁啟超盛讚清代考據學者的“科學研究精神”.其中有兩點非常重要:其一選擇證據.以古為尚。以漢唐證據難宋明.不以宋明難漢唐……以此類推.其二“以經證經,可以難一切傳記”。有一本{帛書老子校注}卻根據漢唐以後的今本(老子)的結構佈局。改動漢初及秦末帛書(老於}的結構佈局,即一一肢解帛本,顛倒帛本篇次,否定帛本(老子}分章點與篇名,按照今本八十一章的分章與章次重新編排帛書(老於}。同時他據今本妄改帛本的一些文字,說這是“存真”,真使人哭笑不得。竊以為不能以尊重約定俗成為由,改帛本為今本。作為帛書(老子)的校注來說。不能顛倒篇次或按今本分章與章秩調後章為前章、調東章為西章。同時不能取消帛書的分章符號。切切不要忘記審訂分章,這裡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會使“其辭難知”的(老子}變得其辭易知。同時,我懇請,我呼籲:千萬千萬不要不承認、否定<馬王堆漢墓帛書)、<郭店楚墓竹簡)佚籍中,由整理者肯定的分章圓點.它的作用太大,那是否定不得的.一旦否定它,將會模糊{老子)許多重要論斷,使許多問題依然撲朔迷離。
 
    說楚簡<老於}優於帛、今本。這是不能同意的,但其中有優於、真於帛、今本的部分;說今本優於帛本,我期期以為不可,但其中也有優於帛本的部分。我起初極力服膺高氏”帛本多勝於今本.論,後來又發展為堅定的“帛優論”、“帛優派”。我以前說:“帛書(老子)將會取代今本(老子).。.取代”說,似過分,今本也會長存,現在修正為:.帛書<老子)將會成為{老子)的主要傳本”。與其以魏晉唐宋的傳本為主,為什麼不能以距(老子)原本更近的秦漢帛本為主呢?在沒有新的更古更全的(老子}出土之前,帛書(老子)遲早會成為主要傳本的。
 
 1973年12月,從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種《老子》寫本,分別稱為甲本、乙本。這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完整、最古老的《老子》抄本。該書就是對這兩本書進行考釋、研究。本書分上下兩編,一百一十二條,每條均有“帛書釋文”、“校注”、“疏義”、“訂文與譯文”。書前有“帛書《老子》甲、乙本的比較與底本的選擇”,書後附有內容分類索引及四本最古本《老子》對照篇。
 
  本書是在《帛書老子釋析》的基礎上重新改寫而成的。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對中國傳統文化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僅次於孔子。但是《老子》目前卻出現了三種傳本,而帛書是最全最古的。本書以帛書《老子》為研究基礎,依據大量先奏文獻和考古發現,對照帛書《老子》與今本《老子》的異同,在對帛書《老子》進行先人考證並弄清其原文原義的基礎上,進行校注和再疏義。
 
 《帛書老子再疏義》是貴州省委黨校尹振環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重新辨析帛書老子——據簡帛佚籍及戰國兩漢文字編進行再考證》(批准號為03BZX025)最終研究成果,共42萬字,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古今中外通行本《老子》是漢晉和唐宋的今本《老子》。它對傳播老子的思想功不可沒,影響巨大。不過古今早有不少學者推論今本《老子》“多後人所改”,“與古《老子》相遠”,“謬誤實多”。1973年帛書《老子》的出土證實了上述推論。1993年楚簡《老子》出土後,人們又發現連帛書《老子》的文字也出現訛誤。今本《老子》總共81章,與簡、帛本《老子》比較,其中有57章存在模糊點(或章);而這57章中又有11個整章的文義走樣。這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老子不少深邃而重要的思想。今本《老子》出現如此多的訛誤與失真,主要是種種歷史條件限制所造成的,也與帝王文化對道教的淡化、篡改、轉移有關。
 
  這項成果正是以成書于戰國末及漢初的帛書《老子》為底本,用楚簡《老子》、新出土的簡、帛佚籍、戰國西漢文字彙編及先秦西漢文獻,重新對簡、帛、今三本《老子》進行比較,對帛本《老子》的文字、文句、篇次、篇名、分章及各章思想進行了詳細的考訂與論證,澄清了因歷史條件限制而產生的種種訛誤,並將帛本《老子》譯成白話。
  鑒定專家認為,該成果“具有文獻整理與理論研究的雙重價值”,“持之有據,言之有理,足成一家之言”,“在道家形成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