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出版社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書名: 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
作者 洪迪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9787547300176
地區 上海
年份 2009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弁言/1
上篇  老子
第一章  圓玄妙道(3)
一  怎樣道說不可道說的常道(3)
二  宇宙本根:老子的原子論(5)
三  宇宙本根:氣及道體五論(9)
四  陰陽化生:無盡的螺旋式(14)
五  老子怪論:靜乃順道之動(17)
六  處柔致和:水的最高美德(19)
七  自然無為:無不為的法寶(22)
八  恢恢大網:圓玄至真妙道(26)
第二章  德者得道(29)
一  德的要妙就在天人合一(29)
二  真理即是順其自然(33)
三  倫理以順自然為準則(35)
四  老子的認識論一條龍(40)
五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45)
第三章  治人之道(49)
一  王者應當是聖人(49)
二  在上者的無為之治(53)
三  領導者的群體認識論(58)
四  非戰與用兵之道(62)
五  自然和諧的社會理想(65)
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69)
七  民本:以百姓心為心(72)
第四章  若愚大智(76)
一  大智若愚(76)
二  負陰抱陽(79)
三  知和曰常(83)
四  因有用無(86)
五  欲奪固與(88)
六  見小曰明(92)
七  妙道圓玄(94)
下篇  孔子
第五章  性與天道(99)
一  孔子講不講性與天道(99)
二  天何言哉與天道觀(101)
三  天生德與合理天命觀(105)
四  人性本直與近遠智愚(108)
五  逝者如斯與松柏不凋(113)
六  把握時機與欲速不達(116)
七  知行合一與言行一致(120)
八  和而不同與中庸之道(124)
九  仁是通貫吾道的一(128)
第六章  立人之道(133)
一  孔子的普世倫理原則(133)
二  仁智勇與忠恕義恭敬(136)
三  敬老撫幼與親親賢賢(140)
四  直道而行與克己復禮(144)
五  必也正名與義利之辨(148)
六  君子小人與成人成聖(152)
七  無信不立與人際交道(157)
八  人生境界與孔顏樂處(161)
第七章  仁政王道(166)
一  德治、禮治與法治(166)
二  大同、小康與衰亂(170)
三  相道與為政在人(174)
四  庶富教與食兵信(178)
五  大一統與尊王化夷(183)
六  國家興亡與為政(186)
第八章  教化師道(192)
一  私家幹校(192)
二  問學思行(195)
三  循循善誘(199)
四  因材施教(204)
五  教育民主(208)
六  孔門學生(212)
七  鳳德不衰(217)
八  萬世師表(221)
餘論  龍鳳呈祥(226)
後語(246)

序言:
本書發現並重塑了作為中國文化太極的老子和孔子,著者本著“究天人之際,通占今之變”、哲詩交融、雅俗共賞的癡心,殫精竭慮十數年而推出這一力作。本書著重做了三件事:一是在廣博汲取古今中外學者、哲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推出最新的《老子》、《論語》今譯;二是解構、重構,呈現了《老子》、《淪語》在當代觀照下的嶄新結構體系,更利於新而且深地全面理解其真諦要妙;三是宣導道儒老孔的和合會通,對天人合一、動靜有常、陰陽和合、天道圓圓、仁者愛人、知行合一、因有用無、中庸之道、順其自然、內聖外王等作為中國哲學核心的十大理念,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與翔實有力的論證,進而提出我們炎黃子孫應是龍鳳傳人,我們共同的天命是龍鳳呈祥。行文凝煉流暢,融原創性、會通性、學術性與可讀性於一體,備供大眾哲理文化之營養美餐。
弁,是一種黑布做的帽子。也有皮做的,皮弁多為武官所戴。清代專稱低級武官為弁。弁言,即指序言、前言、緒言或導言,且自知所言平凡。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本書是交友的橋樑,是作者與讀者悅樂的交談。本書更有一種奢望:成為中國歷史上兩位最偉大的哲人跨越時空的朋友。首先要如其所是地認識本來的老子與孔子,然後用現代話語同他倆娓娓共話,多所溝通,乃至心心相印,不亦樂乎!
最早記載老子生平的是《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也留下老子其人其書的千古疑案。最先提出質疑的是北魏崔浩。至清代,崔述在《洙泗考信錄》中斷言,著《老子》的決不是老聃。而汪中更咬定是太史儋。2。世紀初,有過一場長時間的熱烈論爭。關於老子其人其書的時代,有春秋說、戰國說、秦漢之際說,也有人主張人在春秋、書在戰國,甚至有人認為是莊子學派虛構的寓言人物,歷史上根本沒有老子其人。
1993年10月,湖北荊門市沙洋區四方鄉郭店一號楚墓出土了竹簡《老子》甲、乙、丙本,為目前最古的抄本。竹簡本證明《老子》有原本與擴本二種。一直流傳的王弼注的今本,是對於長久失傳的原本作了擴增修改的擴本。根據現有史料特別是楚墓竹簡《老子》,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我們完全叮以斷定:孔子問禮的老子旨定是《老子》原本的原作者,也是擴本的第一作者;而關尹喜則是《老子》擴本最可能的擴寫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裏人。一說今安徽渦陽縣郊閘北鎮人。約生於西元前571年(周靈王元年)。當過周守藏室之史,是管理書籍的史官。關於他的死,《史記》說他出了關“莫知其所終”,又說“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而《莊子•養生主》則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看來,他確是一位“隱君子”,比較長壽。老子身後頗為顯赫。唐玄宗敕封他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又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又為道教奉為教主,附會上許多神話。關尹喜,有稱姓尹名喜,字公度,楚人,為司關的令尹,著《關尹子》九篇,早佚,今本為宋人偽託。《史記》說他強請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郭沫若《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說“關尹其實就是環淵”,著《上下篇》;而“這《上下篇》,即老子《道德經》”。《莊子•天下》將關尹與老聃並稱“古之博大真人”,足見其在道家地位之高。今本《老子》凝聚著先秦幾位大哲人的智慧與心力。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西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死於西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魯國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活到73歲。孔子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有讓過國的,有輔佐過三代宋公的。後來先祖孔父嘉在一次宮廷鬥爭中和宋殤公一起被殺,其子孫避難才定居魯國陬邑。孔子父親叔梁紇是孔父嘉的五世孫,是能夠托住閘門以勇力聞名諸侯的陬邑大夫。但孔子是私生子,是勇猛的60多歲的老武士對不滿20歲的少女顏征在強暴“野合”的結果。征在並未進入孔家,孤身淒苦地撫養著孩子。孔子3歲時父親便去世,10多年後,母親只30多歲又亡故。未成年的孔子便須獨立生活,“貧而且賤”。當過司糧倉的“季氏吏”,養牲畜的“司職吏”,幾乎能給他幹的什麼都幹。然而,在春秋末期這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大變革的時代,出身貴族、生活貧賤的孔子,依靠天賦和格外的自覺勤奮,成就了一個球面放射的文武全才。由於品行學問與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孔子竟在20多歲就破天荒地辦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在家教授眾多生徒。一辦就是近30年,而且此後即使做官、周遊列國,都不曾中斷教學活動。
孔子出仕已經50歲出頭了。他先在魯國做官,從魯定公九年到十三年(西元前501年一前497年),在51歲至55歲。先當中都(今山東汶上縣西)宰,縣長做得成績斐然。升為小司空,掌管魯國的生產事宜。魯定公十年(西元前500年)初,升任大司寇,相當於公安司法部長。在任3年,曾兩度攝行相事,且主要辦過3件事。一是在夾穀之會上,對抗齊景公,在禮節與道義上壓倒對方,收回過去被齊國侵佔的汶陽地區鄆、灌、龜陰三地,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二是墮三都,要把權勢壓過魯公的三桓的三座城,即季孫氏的費邑、叔孫氏的邱邑和孟孫氏的成邑的城牆拆毀。結果雖動用了武力,還是沒有最後拆掉成邑,以失敗告終;三是誅殺“亂政者少政卯”。這內政上的兩件事,使孔子同一向所依靠的主要專權者季桓子之間的矛盾激化,不得不棄官出走,去國外謀求發展。
孔子早在20年前就出過一回國了。那時魯國發生了“鬥雞之變”的內訌,魯昭公逃到齊國。孔子也跑到齊國,在高昭子家當家臣,齊景公兩次向他問政,卻說“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只好回到魯國仍舊教他的書。時間在魯昭公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西元前517年—前515年),當孔子35歲至37歲。
這次不同了,是長時間的周遊列國。從魯定公十三年到魯哀公十一年(西元前497年—前484年),孔子為55歲至68歲。在這漫長的工4年中,大體上是在衛,在陳,後又在衛。
開頭5年在衛國。衛靈公對他是優待的,同魯國一樣“奉粟六萬”,年薪四千石。但沒有讓他參政,只是做一隻政治花瓶。期間,他曾二次離衛未成。一次,要去陳,來去途中被匡人與蒲人各圍困了一遭。一次,將西去見趙簡子,聽見趙簡子殺了幫助過他的晉國賢大夫竇鳴犢、舜華,便臨黃河興歎而回。到衛靈公死去,衛國為爭君位而亂哄哄的,孔子才倉猝離開。
接著4年在陳國。但在路上坎坷輾轉了近一年。孔子一行幾十個弟子和從人,先到曹國,不接待;再經宋國,宋大夫司馬桓魃要捕殺他,鬧到化裝偷偷過境;再到鄭國,也不接待。最後總算有陳國接受他,但禮遇和薪俸都不及衛國。在陳國待到第4年,吳國攻打陳國,楚軍又同吳軍在城父對壘,陳都宛丘(今河南淮陽)處於危險中,孔子只得帶弟子們往蔡境逃去。沒出陳境便斷了糧,遭“陳蔡之厄”,弟子們除了顏回都有些不滿。幸得子貢去楚求了援來,然後得免。
終於從暫住的楚地負函(今河南信陽)又回到衛國。這時是衛出公在位,孔子有不少學生在衛做官,原想能受大用,誰知到後來只落得個“公養之仕”,禮遇比衛靈公時差多了。待到第5年,魯國季康子派人禮聘,孔子便回到生身的母邦去了。但還是被尊禮地供養起來。
回到魯國被供養起來的孔子已經垂垂老矣,68歲了。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天命”所在,才真正“立”了起來。孔子不是明明說自己“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嗎?為什麼說他年近七十才“知天命”,才真正“立”起來呢?孔子是個一心“弘道”、力求治國平天下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者”。他辦學,他做官,他周遊列國,都是為了親身大有作為,國治而天下乎。然而他畢生的努力,幾乎到處碰釘子,政治上一事無成。回到魯國而仍被敬而遠之,這才使他恍然大悟,自己人生的自我設計、自我定位、自我實現的真正價值,不在親身當時乃在身後萬世,不在政治作為乃在思想學術;自己安身立命的要旨、自己的歷史使命,在於創造與弘揚真理所鐘的思想學術,“天之未喪斯文”。孔子在人生的最後五六年不再求仕,閉門辦學,將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大力整理古籍與著述。他整理編輯了《詩》、《書》、《禮》、《樂》來教育學生,一生教出了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孔子的著作最可靠的是《論語》和《春秋》以及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三朝記》與《易傳》也同他關係密切。
孔子死前頗顯悲苦孤寂。《春秋》因“獲麟”而輟筆,他最崇敬的周公也不再夢見了。顏回早死,子路犧牲後他就病了。子貢來看望,他正拄著拐杖在門外閑走,高興又責怪地說:“賜,汝來何其晚也!”因歎而歌曰:“太山壞乎!梁木摧乎!哲人萎乎!”邊唱邊流淚。並對子貢說:“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七天后便逝世。孔子死後2500年來仍在曆劫,大起大落。在曲阜孔廟歷代皇帝追封孔子的碑文中,元朝一塊碑文說:“蓋聞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范百王,師表萬世者也。”乃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而時至20世紀70年代,仍上演過“批林批孔”活劇。時而上天,時而人地。如今倒在日益走向世界,“孔子學院”在海外越辦越多。
真正的老子和孔子,存在於他們傳世的著作中。今本《老子》出於老子與關尹的先後合作。同占希臘原子論的創始者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這兩個人很難區別開來的情況相似,《老子》的原作者與擴寫者更難區別開來。今本《老子》所顯現的老子形象,實際上已將擴寫者包含在內。《論語》並非孔子手筆。《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楊義《(論語)還原初探》認為:大概經過兩次集中編纂。最初的彙編當在孔子初逝,弟子在泗上廬墓服喪三年之際,主持者很可能是仲弓。另一次較成規模的編集,在曾參死後,由曾門弟子操辦。《論語》在漢朝有三種不同的本子:《魯論語》、《齊論語》和《古文論語》。到西漢末年,由安昌侯張禹根據《魯論語》並參考了《齊論語》校定成書,稱《張侯論》,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本子。今本《論語》所顯現的孔子形象,同樣已將他的某些弟子包含在內。老子與孔子在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中已處於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最重要的“原型”地位。
然而,孔子的言行、思想不限於《論語》一書。從《春秋》、《孔子詩淪》、《三朝記》、《左傳》、《禮記》、《大戴禮記》、《易傳》到諸子,到《韓詩外傳》、《說苑》、《新序》以及《孔子集語》、《孔子家語》等,仍可去偽存真地擇其要者予以採用,作為補充。同樣,老子言行、思想亦不限於《老子》一書。《韓非子》、《莊子》、《呂氏春秋》、《淮南子》及《列子》等,亦可采擇補充。借此,使老子與孔子的形象、思想基於《老子》、《論語》,又不限於兩書。
我們今天要讀通《老子》、《論語》,同兩位絕世的古哲真正結交成朋友,實在談何容易。首先得過校、注、譯三關。然而古來校注研究這兩部經典的著作汗牛充棟。據元杜道堅《道德玄經原旨》張與材《序》雲:“《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餘家。”1927年王重民著《老子考》,收錄敦煌寫本、道觀碑本和歷代木刻與排印本,共存目450餘種。1965年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影印初編、續編、補編總計365種。關於《論語》,據日本學者林泰輔《論語年譜》所著錄,亦有3000多種。1990年初版的程樹德《論語集釋》,所用《論語》類127種,加上其他徵引書目,共計680種。要把所有這些書都讀遍,那就非皓首窮經不可了。這對於我們各有專業的現代中國人來說,非但不大可能更無此必要。我們只要抓住集成式的最重要的幾本就可以了。比如關於《老子》的,竹簡本、帛書本、韓非《解老》、河上公《老子章句》、王弼《道德真經注》、範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俞樾《老子平議》(在《渚子平議》內)、高亨《老子正詁》、朱謙之《老子校釋》等。比如關於《論語》的,何晏集解邢萵疏《論語集解》、朱熹《論語集注》、劉寶楠《論語正義》、程樹德《論語集釋》等。而本書為了簡明起見,更將考據、校勘、注釋功夫溶化到今譯中,只在非常必要處作點校注說明。所用底本為王弼注《老子》與朱熹《論語集注》,非十分必要者不改。今譯方面,《老子》多採用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兼及任繼愈《老子新譯》、馮達甫《老子譯注》、傅佩榮《傅佩榮細說老子》等;《論語》多採用李澤厚《論語今讀》,兼取楊伯峻《論語譯注》、錢穆《論語新解》等。不過,今譯既出於我的筆下,不免斷以己意,擇優兼采,或者逕自另行新譯。但願尚能信達,有所出新。本書在首引《老子》、《論語》原文處,都在括弧內加上白話譯文,等於將兩書新譯一遍。
但是,要真正讀通老子和孔子,校注今譯只是拿到一把入門的鑰匙;而登堂人室,直面交談,乃至推心置腹,結為忘年之交,才是我們的主旨。我們應當做好三件事:
其一,解構重構。今本《老子》本來就是將原本《老子》拆散加上新的材料重新建構起來的。而且,依《韓非子•解老》看來,它所據的《老子》是《德經》在上,《道經》在下,當是《德道經》。1973年冬,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本,是目前僅晚于楚墓竹簡本的兩種古老抄本。果然,帛書本就是《德經》為上篇,《道經》為下篇,就是《德道經》。今本《老子》共81章,陳鼓應將它注譯時分為263節;而英人威利譯的漢英對照本則分為255節,並不相同。今本《論語》20篇,李澤厚《論語今讀》中分作500章(節)。《論語》本來就不是孔子手筆,是他的一些弟子整理編輯而成的語錄。所以,為了完整準確地讀通老子和孔子,對《老子》和《論語》做一番解構拆散再行重新建構工作,是可以的,應當的,也是必要的。
其二,交合古今。畢竟是今人在研讀古籍,我們必須跨越時空間隔。古人讀書有所謂“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兩種方法。“我注六經”是必要的,總要盡可能領會作者原意。“六經注我”也是一種必然。克羅齊在《曆由學的理論與實際》中斷言“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不得不如此的。本來,歷史是指過去的人和事,但當它一進入當代人的視野,為當代人所關注而且從中獲益,就不可能不打上當代人的烙印。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歷史總是被歷代的“當代人”所重寫,乃成為“當代史”。現代人所閱讀的古籍,同樣不能不打上現代人的烙印。何況,馬克思早就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揭示:“人體解剖對於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徵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後才能理解。”古人著作中某些連作者本人也尚未清晰地意識到的東西,反而可能被今人的閱讀闡釋得更為清楚。所以,我們要讀通老子和孔子,應當交合古今,將“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兩種方法統一起來,只是不要將古人任意拔高、現代化,或者隨心所欲,信口開河。
其三,會通老孔。作為道、儒兩個學派始祖的老子與孔子,並不像後人所認為的那麼對立。孔子曾經去東周首都洛邑向老子問禮,有一種比較鬆散的師生關係。《史記》的《孔子世家》與《老子韓非列傳》都有記載。前者說孔子:“適周問禮,蓋見老子雲。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陣辨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後者說:“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繒;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在這兩則記載中,老子兩次所說的話,字面上雖然不同,基本精神卻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長者對晚輩好心的勸告,要他重謙虛,去驕淫,少私欲,不損人,並沒有什麼陰謀刻薄相爭的痕跡。孔子見後對弟子說的話,將老子比作龍,也只是對他的思想學術精神玄妙到難以把捉的一種敬佩的讚歎,也不見有什麼欺師滅祖要將他趕出關的意思。儒者柔也。老子尚柔,孔子也尚柔。只是當時30歲的孔子要比年長他20歲的老子,多了一層“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進取精神。儒道在骨子裏的一致比表面上的差異要宏深得多。老子楚人,是龍;孔子魯人,乃鳳。老孔會晤,龍鳳呈祥,是中國文化史、學術史、思想史、哲學史在發軔源頭上驚天動地的一次龍鳳之會。如此不動聲色,又如此影響無窮。孔子當時就獲益匪淺,“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老子呢,雖出“關”而終將五千精妙留下來了。
我們要真正讀通老子和孔子,不能不在拿到校注今譯《老子》、《論語》這把入門的鑰匙之後,致力於解構重構,力爭交合古今、會通老孔,用現代話語去晉見兩位端坐中國文化源頭之先秦的最大哲人。
本書命名為《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私心不免自有一點想法。《周易•系辭上》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在精神上本之於《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太極就是道,就是氣,就是一,就是和。“一生二”就是“是生兩儀”,就是“負陰而抱陽”,就是氣分陰陽。古太極圖妙得很:不僅畫了陰陽魚合抱成圓,而且陰魚有陽眼,陽魚有陰眼,陰陽相互滲透。稱老孔為太極,便有以老為陰、以孔為陽,陰陽合抱成圓,而且道儒老孔相互滲透的意思。這是非常準確而形象的。道儒的始祖老子與孔子,正是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哲學演生萬物的太極。當今學術界仍有尊儒抑道思潮,且自以為是符合幾千年中國歷史實際的正理。其實這是被表像、假像所蒙蔽的。表儒裏道、出儒處道、儒道和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真諦。後來加上佛學。尤其是禪宗,只不過中國人尤其是知識份子所接受的佛學。它在精神上頗近於道家。還是儒道佛(禪)匯合成一。
稱老子和孔子為中國文化太極,不僅表明老孔的陰陽和合,表明兩位大哲人的崇高歷史地位,而且也是對於現代中國人特質的一種強調。什麼是人?人無非是動物加文化。文化文化,以文化自然、化社會、化自身,在人與自然、社會、自身的和諧合一的過程中,日益文明,日益成為人的人。所謂中國人,就是生身或生長於中國的無毛兩足動物加上中國文化。擁有中國文化是我們足稱中國人的本質特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再說得極端、說得聳動視聽一些:誰不讀《老子》和《淪語》,誰便有喪失中國人特質的危險。要知道,五四時期那些高喊“打倒孔家店”的先驅猛士們,誰不在幼年便讀熟了《老子》與《論語》的?他們是深知其後世流弊又激於救國義憤而大聲疾呼的。我們今天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又大多不是以人文科學為專業的,但是多少知道一些真正的老子與孔子,還是能夠以現代中國人而自豪者所必需,且能從中獲得從未領略過的某種樂趣。本書就是想在讀通《老子》與《論語》,在晉見中國文化太極老子與孔子的途程中,聊盡一點嚮導與仲介的綿力。但祈償以如願。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亦樂乎!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呵,求其友聲!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