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今註今譯
|
自序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一書書名,敦煌寫卷p2606尾題、《雲篆度人妙經》、《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四•靈寶中盟經目》、《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本等,經題均作:《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此當為六朝時原書名。明刊《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天字號》所收錄者作《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省去“太上洞玄”四字,當是省稱。此經也簡稱為《度人妙經》或《度人經》。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一書,前為玉晨大道君序,敘說元始天尊說經因緣及功德;後面另標《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以下,才是經書正文。經文分為二章,一為<元始洞玄靈寶本章>,一為<元洞玉曆>:前章有三十二天天帝及五帝魔王隱名隱諱,後章有三界魔王歌詩祕音。此二章經文為元始天尊所作。接著由“道言此二章並是”起,至“洞明至言也”止,為道君中序。接著為“諸天中大梵隱語無量音道君譔<元始靈書中篇>”。接著自“道言此諸天中”至“大量玄玄也”,為道君後序。玉晨大道君所撰之前序、中序、後序,皆以“道言”出之,以資區別。
概括全經,依序為:道君前序、經文正文二章(<元始洞玄靈寶本章>、<元洞玉曆>)、道君中序、道君撰<元始靈書中篇>、道君後序。現所見敦煌寫本及北宋.陳景元所集四注(齊•嚴東、唐•薛幽棲、李少微、成玄英)、《雲篆度人妙經》等本子,皆是如此。以上是晉世《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原貌。至宋世,道徒看到<元始靈書中篇>,以為既有中篇,必有上、下篇,因而又偽託撰造出<元始靈書>上篇、下篇,以及<太極真人頌>等章節。不僅如此,北宋末徽宗時的道士,託名青華帝君下授,更增撰六十卷,與先前合為六十一卷本,即今《正統道藏》所見的本子。
《度人經》原是東晉•葛巢甫所傳靈寶經之一,天眞皇人述《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在解釋此經之<元始靈書中篇>。《雲篆度人妙經》一卷,是此經之雲篆體;《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一卷,是此經相關經典。其中《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都是葛巢甫所傳靈寶經,由於有三種經來為翼輔,足見《度人經》在靈寶派中的地位崇高,是經中之經;更加上齊•嚴東開始為此經做注,其後歷代注疏不絕;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敕令士民入道籍者,須能精熟《老子經》及《度人經》,特別凸顯出此經的重要性。至北宋末,道流漸尊此經為三洞三十六部尊經之首經;明英宗正統年間編修的《正統道藏》,即以此經為冠攝道藏諸經之第一經,為洞真部本文類天字第一號經典。
東晉靈寶派,倡導行善度人,守戒持齋,以壇場科儀為貴,以誦經詠讚為功,這是東晉靈寶派的特色,這些特色,大都可以在《度人經》中看出來。《度人經》的修行儀式,在天真皇人撰集《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及南宋•王契真纂《上清靈寶大法》中,都詳細載述誦經觀想等修行法門。但自南宋•陳樁榮、蕭應叟以下,以《度人經》來行修煉者,逐漸偏向內丹說.並由北宋末南宋始,在靈寶大法中,度亡科儀開始與《度人經》相結合,如甯全真授、王契真纂《上清靈寶大法》、《靈寶玉鑑》等,常用此書之經法科儀來度亡。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一書,有元始天尊說經,有玉晨大道君撰前、中、後序及<元始靈書中篇>。依三洞四輔的規則,元始天尊說經為“洞真”,道君說經為“洞玄”,太上老君說經為“洞神”。此經既是元始天尊說經,所以《正統道藏》歸之於洞真部本文類。但此經既題為“靈寶”,且又是以玉晨大道君貫穿全書,經中的<元始靈書中篇>也是大道君所撰,此經又是東晉靈寶派主要經典之一,據此,似又應歸人“洞玄部”。在經書歸類上,將之歸為洞真或洞玄,都各有依據,書之成理。明英宗正統年間編撰的《正統道藏》,將此經歸屬於元始天尊(天寶君)說經的“洞真部”,而不歸屬於玉晨大道君(靈寶君)說經的“洞玄部”,即是依據說經人來區分的。
本書以《度人經》一卷本原文為主,來做今註今譯。在今註部分,並全部保留了齊•嚴東、唐•成玄英、薛幽棲、李少微等四家古註,至於其它諸家註,則擇取中允者來為註譯。本書旨在闡明《度人經》經文原意,其義理方面的探討,及《度人經》與靈寶派的關係、對後世科儀的影響等等,則請參見筆者《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一書。
蕭登福謹序
二零零七年七月十七日台中大裡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