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

出版社

 

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

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
書名: 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
作者 吳光正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101050263
地區 北京
年份 2006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序   張錦池(1)
緒論(1)
第一章   八仙慶壽故事考論(16)
第一節  八仙慶壽故事探源(16)
第二節  道教齋醮儀式與明代八仙慶壽故事(21)
第三節  民間祝壽儀式與清代以來的八仙慶壽故事(40)
小  結  祝壽圖、宗 教劇和儀式劇(54)
第二章   八仙過海故事考論(59)
第一節  宋明時代的八仙過海故事(59)
第二節  清代以來的八仙過海故事(62)
第三節  八仙過海故事的文化特徵(67)
小  結  法術劇、儀 式 劇 及 其 世 俗 化(71)
第三章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故事考論(73)
第一節  宗教神話的建構與黃龍故事的演變(73)
第二節  黃龍故事所反映的性命之爭(84)
第三節  黃龍故事所反映的丹道變遷(95)
小  結  佛道爭衡及其神話建構(105)
第四章   松(柳)樹精故事考論(110)
第一節  松(柳)樹精故事的宗教形態(110)
第二節  松(柳)樹精故事的文學形態(117)
第三節  松(柳)樹精故事的文化內涵(122)
小  結  道教神話的生命倫理及其藝術魅力(131)
第五章  呂洞賓黃粱夢故事考論(134)
第一節  黃粱夢故事在宋金元時期的傳播與被接受(134)
第二節  內丹道道教對黃粱夢故事的附會和改造(141)
第三節  黃粱夢故事的文學形態(150)
第四節  黃粱夢故事的文化特徵(160)
小  結  道教徒與文化人的神話(178)

第六章  呂洞賓戲白牡丹故事考論(184)
第一節  呂洞賓戲白牡丹故事在古代的產生和興盛(184)
第二節  近現代地方戲中的呂洞賓戲白牡丹故事敘錄(194)
第三節  呂洞賓戲白牡丹故事的文化特徵(203)
小  結  清修與雙修之爭及其宗教神話的世俗化(214)
第七章  鐘離權故事考論(218)
第一節  鐘離權的生平與傳道活動(218
第二節  內丹道鐘離權崇拜的形成以及八仙領袖鐘離權的產生(222)
第三節  歷代仙傳、小說和戲劇中的鐘離權故事(227)
小  結  內丹道宗教傳承譜系及其祖師神話的建構(232)
第八章  鐵拐李故事考論(235)
第一節  內丹道陽神理念的產生與鐵拐李故事的形成(235)
第二節  內丹道北宗的鐵拐李神話(241)
第三節  內丹道南宗的鐵拐李神話(245)
小  結  內丹道的終極追求與南北宗的宗教神話(249)
第九章  張果老故事考論(252)
第一節  張果老的歷史真面目及其法術故事的形成(252)
第二節  張果老加入八仙隊伍及其法術故事的傳播(257)
第三節  張果老騎驢、張果老種瓜故事的形成與傳播(262)
小  結  外丹道、內丹道與民俗文化(268)
第十章  藍采和故事考論(271)
第一節  藍采和的五個原型(271)
第二節  藍采和故事在古代社會中的傳播(276)
第三節  古代小說和戲劇中的藍采和故事(280)
小  結  宗教神話的文人化、民俗化(284)
第十一章  何仙姑得道故事考論(287)
第一節  何仙姑的原型及其傳說化(287)
第二節  何仙姑得道故事的形成(298)
第三節  何仙姑寶卷的宗教內涵(309)
小  結  宗教神話與民間故事的互動(326)
第十二章  曹國舅故事考論(329)
第一節  內丹道對曹國舅的收編(329)
第二節  內丹道對曹國舅得道故事的經營(331)
第三節  民間藝人對曹國舅公案故事的營造(334)
小  結  宗教神話與民間故事的二水分流(338)
第十三章  雪擁藍關故事考論(340)
第一節  韓湘子仙事在古代典籍中的記載(340)
第二節  雪擁藍關故事的搖籃——道情(354)
第三節  雪擁藍關故事在古代小說戲劇中的傳播(367)
第四節  地方戲中的韓湘子故事敘錄(373)
第五節  儒道佛的衝突與融匯(383)
第六節  地方戲與雪擁藍關故事的世俗化(398)
小  結  唱本、劇本與小說(402)
主要參考文獻(410)
後記(416)

                                     序言
        吳君光正,是我和我的大師姐劉敬圻教授合帶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後,以博於學、慎於思、明於辨、篤於行見稱于同窗。呈現于讀者面前的這部專著《八仙故事系統考論》,便是他的博士學位論文。
       八仙故事本身就是個文化王國,它交匯著宗教學、民俗學、民間文學、文化人類學和文藝美學,所以也就使本選題具有前沿性探索的深刻理論意義。難能可貴的是,光正君能像劉姥姥說的,“有多大的碗兒吃多大的飯”,於材料,則力求做到“竭澤而漁”,早在動筆寫這篇博士學位論文之前就編有五百萬字的《八仙原始文獻彙編》,且勉力將文本文獻、出土文獻和田野作業相互參證;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光正君能于學風日躁的今天坐住冷板凳,不 憚 艱辛,有志走“論從史出”的路子,以亦考亦論、考論結合的方法,將文化、文獻和文本作整合一體的研究, 而這種“論從史出”的研究方法對於研究八仙故事這一類作品較之那種“以論帶史”的研究方法更合適。這二者結合,加上他的資質和理論素養,遂使這篇博士學位論文第一次對八仙故事系統的流變作了追蹤躡跡式的系統梳理以及探索性的理性思考。今後如有學者對八仙故事感興趣而立意作系統研究,我想,他會將這部專著作為他的必讀參考書的,而這也就是這篇博士學位論文的真正價值之所在。
       鄭板橋有詩雲:“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光正君的這篇博士學位論文已“領異標新”矣,而“刪繁就簡”則不足。光正君,勉之!
      曾記得,2003年秋,光正君和胡元翎君順利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後前來向我辭行,我對他們說:“哈爾濱師範大學和黑龍江大學位於‘北大荒’”,為各方面條件所限,在國內學術界屬‘第三世界'。作為‘第三世界'的學人,是山谷裡的樹,不要與山上的樹去比高,那是沒有意義的,應祝福他們長得枝榮葉茂;也不要問自己有多高,那是很小器的,哪兒有土壤就向哪兒生根,哪兒有陽光就向哪兒伸枝,縱然長得曲曲彎彎,死了還他個自然美也就是了。”祝願光正君這顆生在山溝裡的小樹長得舒坦再舒坦。
     作為教師,目睹自己的學生出於藍而為積薪者,是種莫大的幸運和幸福。謝謝光正君也像胡元翎君那樣給了我這一幸運和幸福。
     是為序。
                                                  張錦池
                         2006年4月18日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廬寓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