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道仙人

出版社

 

道仙人

道仙人
書名: 道仙人
作者 陳耀庭 劉仲宇
語言 简体中文
國際書號: 7805157529
地區 上海
年份 1992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一、教旨探玄
19.太平社會——的社會觀  (19)
20.三魂七魄——教的靈魂觀  (20)
21.善惡承負——教的報應觀  (20)
22.齊同慈愛,異骨成親——道教的人際關係理想  (21)
23.三洞宗元——道教的宇宙本原觀  (21)
24.天人感應——天道與人道相通  (22)
25.萬物造化——道教的變化觀  (23)
26.觀水得道——道教的以柔克剛的思想  (23)
27.修道九難——學道的九種干擾  (24)
二、宗派勾沉
1.源流深廣——道教形成的社會原因和歷史條件  (25)
2.黃天當立——早期道教的一派“太平道”  (27)
3.道治巴蜀——早期道教的一派“五斗米道”  (28)
4.北魏崇道——寇謙之的北天師道  (30)
5. 南朝整編——陸修靜的南天師道  (32)
6.上清內修——茅山的上清派  (33)
7.靈寶科教——閤皂山的靈寶派  (35)
8.道法重鎮——陝西的樓觀派  (36)
9.神霄雷法——北宋的神霄派  (37)
10.弘法清微——宋元的清微派  (38)
11.苦節危行——金元的真大道教  (39)
12.嗣教姓蕭——金元的太一教  (41)
13.全其本真——元代的全真教  (42)
14.南北分宗——全真南北宗的異同  (44)
15.隱修龍門——全真龍門派的創立  (46)
16. 隨山修煉——全真隨山派的創立  (48)
17. 三教一家——全真南無派的創立  (49)
18. 舍家度生——全真遇山派的創立  (51)
19. 不語先生——全真華山派的創立  (52)
20. 一星獨立——全真嵩山派的創立  (53)
21. 棄家毀容——全真清靜派的創立  (55)
22. 天心秘式——宋元的天心派  (56)
23. 東華靈寶——宋元的東華派  (57)
24. 忠孝入道——元代的淨明道  (58)
25. 源出龍虎——元代的玄教  (60)
26. 至正守一——正一道的形成  (61)
27. 正邪涇渭——道教和民間秘密宗教的區別  (63)
三、高道行跡
1. 創道西蜀——祖天師張道陵  (65)
2.萬古丹中王——丹鼎道教的代表人物魏伯陽  (66)
3.黃天泰平——張角、太平道和黃巾起義  (67)
4. 江東仙翁——葛玄和他的道教活動  (68)
5.卓然抱朴——葛洪對道教理論的貢獻  (69)
6.清整道教——寇謙之改革天師道  (70)
7.總括三洞——陸修靜的重大貢獻  (72)
8.山中宰相——隱居修道而不忘世情的陶弘景  (72)
9.藥王精技一孫思邈對養生學和醫學的偉大貢獻  (73)
10.白雲高風風——唐代高道司馬承禎  (74)
11.真容難見——張果老和張果  (75)
12.薈萃大成——杜光庭對教科儀的整理  (76)
13.華山高臥——一代宗師陳摶  (77)
14.得道悟真——內丹理論家張伯端  (79)
15.害風創教——王重陽創立全真道  (80)
16.域外嗚遵——長春真人西游雪山  (81)
17.龍門中興——王常月的傳戒  (83)
18.仙學真諦——近代道學大師陳攖甯  (84)
四、神仙覓蹤
1. 天宮寶闕——道教的神仙觀及其特點  (87)
2. 一氣化三——道教尊神“三清”的由來  (89)
3. 統制萬靈——次於三清的四禦天帝  (91)
4. 五氣所寓——隨五行所生的五老真君  (92)
5. 天象之神——五星七曜、五鬥和四靈二十八宿  (93)
6. 玄武蕩魔——真武大帝的由來  (94)
7. 無世不出——老子轉世的神話  (95)
8. 天庭總管——玉皇崇拜的盛行  (96)
9. 三元之氣——三官大帝的由來和職能  (97)
10.道教始祖——有關黃帝修道的神話  (98)
11.扶桑丹林——東華大帝的由來  (99)
12.西華至妙——王母娘娘的由來  (100)
13.救度十方——十方救苦天尊的由來  (101)
14.地獄之主——酆都大帝和十殿閻王  (101)
15.司雷之神——道教的雷公和雷祖的區別  (102)
16.人間祿位——文昌帝君的職能  (103)
17.度化眾生——八仙的特點及流行  (104)
18.髽髻道人——漢鐘離  (104)
19.一枕黃梁——呂洞賓  (105)
20.倒騎毛驢——張果老  (106)
21.藍關度叔——韓湘子  (107)
22.借屍還魂——李鐵拐  (108)
23.隱居山岩——曹國舅  (108)
24.馱板行乞——藍采和  (109)
25.飛行侍母——何仙姑  (109)
26.東嶽太保——地祇上將溫瓊  (110)
27.招財進寶——財神趙公明  (110)
28.火眼金睛——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  (111)
29.三頭九目——文昌的隨護馬靈官  (111)
30.術數祖師——鬼谷仙師  (112)
31.驪山授經——驪山老姆和《陰符經》  (112)
32.主宰生死——泰山神東嶽大帝  (113)
33.義勇之神——三國關羽的神化  (114)
34.精忠之神——宋代嶽飛的神化  (115)
35.司命定福——灶神的職能  (115)
36.有功於民——城隍信仰的由來  (116)
37.福德之神——土地神信仰  (117)
38.禦魅戶外——門神信仰  (118)
39.海止聖母——媽祖信仰  (119)
40.救產扶嬰——臨水陳夫人  (120)
41.度厄濟世——南洋華人崇拜的三奶夫人  (120)
42.除瘴祛鬼——保生大帝吳夲的神化  (121)
43.開建泉漳——開漳聖王的功跡  (121)
44.音樂祖師——三田都元帥  (122)
45.生死之交——台南五府千歲的崇拜  (122)
46.忠義英烈——潮州三山國王的崇拜  (123)
47.仁惠泉州——閩南的靈安尊王  (123)
48.捨身為民——泉州廣利尊王的崇拜  (124)
49.保安鄉里——閩南廣澤尊王的崇拜  (124)
50.青天白鶴——三茅真君升仙的神跡  (125)
51.降符涿鹿——九天玄女授黃帝印劍兵符的仙跡  (126)
52.主宰罪福——祭祀歲神的由來  (126)
53.神仙通鑒——《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的內容  (127)
54. 男女仙真——《三洞群仙錄》和《墉城集仙錄》的內容  (127)
五、科範指疑
1.跪拜追求——道教科范的意義和功能  (129)
2.齋戒獻祭——道教科範的專名“齋醮”  (129)
3.三籙大齋——道教儀式的流變和類別  (130)
4.內外祈禱——道教內外齋的區別  (131)
5.醮壇執事——參與儀式的道士的職銜和職能  (132)
6.四派法壇——一正一玄壇改為萬法宗壇的由來  (132)
7.踏步天風——步虛的形成和特點  (133)
8.照破幽暗——分燈的象徵意義  (133)
9.飛奏上蒼——進表儀的象徵意義  (134)
10.交煉陰魂——煉度儀的形成和特點  (134)
11.施食幽魂一施食儀的形成和特點  (135)
12.請光破幽一一燈儀的象徵意義  (136)
13.香花燈水果——五種獻祭物的意義  (136)
14.步罡踏鬥——飛神九天的儀式  (137)
15. 醮壇幻化——化壇和捲簾儀的象徵意義  (138)
16. 理想太平——解覓釋結儀的思想意義  (138)
17. 不忘師恩——道教儀式中的禮謝三師  (139)
18. 皈依宣戒——道教科儀的皈戒述願  (139)
19. 吾誦區別——誦經之法的區別  (140)
20. 略具雛形——早期道教的儀式  (140)
21. 恢廓弘偉——陸修靜充實和健全南天師道科范  (141)
22. 天師道場——北天師道的儀式改革  (142)
23. 承前啟後——唐代張萬福的規範儀式  (142)
24. 香雲結蓋——全真道派的儀範特色  (143)
25. 神器威力——儀範法器的作用和象徵意義  (145)
26. 新鮮潔淨——道教對齋供的要求  (145)
27. 香通神明——祭祀焚香的由來  (146)
28. 紙馬祀神——道教神像的由來和紙馬的流行  (146)
29. 首要特徵——國內外對於道教儀式的研究  (147)
六、道法揭秘
1.變化玄伎——道法的特徵  (149)
2.巫術昇華——法術的淵源  (150)
3.諸術相倚——道法的種類和關聯  (151)
4.法乃道之用——施法行道兩相扶  (151)
5.道德為本——施法與為人  (152)
6.法行先天大道,將用自己元神——法力源自道力  (152)
7. 玄想威力——道術中的存想  (153)
8. 術器之靈——道術常用手法  (153)
9. 神權象徵——道符的起源  (154)
10.雲纂盤曲——道符的結構  (155)
11.入道憑信——籙的功能  (157)
12.靈圖玄奧——法術用圖  (158)
13.語言魔力——咒與反咒  (159)
14.宇宙在手——掐訣的觀念依託  (161)
15.鑒鏡現形——照妖鏡的來歷  (161)
16.冥通降真——溝通人神的途徑  (162)
17.禳災卻禍——農耕社會中的祈求  (163)
18.妙識天文——祈雨有驗的奧秘  (164)
19.大儺遺風——驅鬼殺鬼之術  (165)
20.紙船明燭照天燒——送瘟神  (166)
21.降妖捉怪——源於萬物有靈觀念的道術  (166)
22.與魔為誓——蕩魔和攝魔  (168)
23.殺滅三屍——守庚申  (168)
24.托死解化——道教的屍解  (169)
25.諷誦如儀——經法及其施行  (169)
26.五雷正法——宋後最大的道法體系  (170)
27.法有師承——道法與道派  (171)
28.茅山符籙——上清法的特點  (171)
29.閤皂符籙——靈寶法的影響  (172)
30.道法集成——正一法的重要地位  (172)
七、養生平敘
1. 人以生為寶——道教重視養生  (173)
2. 我命在我——長生成仙的精神支柱  (174)
3. 形神俱妙——道教養生的基本追求  (174)
4. 清心寡欲——“十二少”和“十二多”  (175)
5. 若欲存身,先安神氣——修仙入手之途  (176)
6. 吐故納新——服氣行氣鍛煉功法  (176)
7. 六字氣訣——以呼為主的特殊功法  (177)
8. 返本還原——煉氣精微的胎息功  (178)
9. 存想萬神——上清派的修仙功法  (179)
10.熊經鳥伸——導引功法的源流  (180)
11.流派紛呈——道教中的導引功法和文獻  (180)
12.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華佗的五禽戲  (181)
13.道門首創——八段錦  (182)
14.折按肢體——道教按摩法特點  (183)
15.仙家靈藥——道教中的服食方  (183)
16.求不朽而速朽——金丹服食的教訓  (184)
17.魏晉風度與長生不老——對寒石散的不同態度  (185)
18.平易中顯神效——道教食治方的價值  (185)
19.金丹在內——內丹術  (186)
20.還丹與造化同途——內丹的原理  (187)
21.大藥三品——內丹中的精、氣、神  (188)
22.性命雙修——煉神與煉氣  (189)
23.同道異趨——清修和雙修  (189)
24.飲食有節,起居有度——日常生活中的養生  (190)
25.四時消息——健身秘術與時令交替  (191)
26.愛精嗇氣——道教的房中秘術  (192)
27.經驗可鑒——房中術的合理因素  (193)
28. 人命至重,志存救濟——高道的醫德和醫道  (194)
29. 醫道精深——道教對方劑學、本草學的貢獻  (195)
30. 布氣治病——道教放外氣的目的  (196)
八、文藝薈萃
1.仙傳創始——《列仙傳》的影響(198)
2.仙術鑒原——《神仙傳》的思想和藝術風格(198)
3.仙話浪漫——道教傳記的文學價值(199)
4.志怪源頭——六朝小說小道教的波瀾(200)
5.神游八表——道教思維方式和藝術創造(201)
6.仙界大戰——《封神演義》作者及其道教
    思想(202)
7.綠章上奏——青詞和青詞定式  (203)
8。別具一格——歷代青詞名家  (203)
9.辭無俗累——遊仙詩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204)
10.詩仙豪氣——李白的詩作和道教信仰  (205)
11.高道情懷——吳筠對道教文學的貢獻  (206)
12.道家散曲一道情的形成和代表作  (207)
13.道畫溯源——《太平經》中圖畫的意義  (208)
14.畫道勾沉——歷代善畫道士及其作品  (209)
15.仙形飄逸——歷史上的道畫名作  (210)
16.大氣磅礴,微細傳神——永樂宮的元代壁畫  (210)
17.岩棲情懷與山水靈氣——道教對中國山水叫的影響  (211)
18.瀟灑絕倫,獨立霞表——元代道士黃公望的畫  (212)
19.胸中逸氣——倪贊的人和畫  (213)
20.縹緲仙音——步虛聲和步虛詞  (213)
21.《玉音法事》——難解的樂譜之謎  (214)
22. 禦制道樂——《大明玄教樂章》  (214)
23. 一曲霓裳天上來——《霓裳羽衣曲》的改編及流傳  (215)
24. 點化癡迷——神仙道化劇  (215)
25.雜劇仙風——元劇中的神仙題材  (216)
26.黃粱一夢——《邯鄲夢》的神仙思想  (217)
27.群仙獻瑞——舊時舞臺上的吉慶戲  (217)
九、洞天尋幽
1.洞天福地——它的意義和所在  (219)
2.五土之主——嵩山和中嶽廟  (224)
3.靈廟史跡——中嶽靈廟碑的史學意義  (225)
4.五嶽共存——中嶽廟的四嶽殿台  (226)
5.玉泉修真——華山的陳摶遺跡  (228)
6.睡無寒暑——華山希夷洞的石雕臥像  (229)
7.倚峭而建——華山的鎮岳宮  (230)
8.隨山祖庭——嶗山和太清宮  (231)
9.第一福地——茅山的得名  (232)
10.印圭硯符——茅山珍藏的瑰寶  (233)
11.南國第一家——江西龍虎山天師府  (233)
12.八卦雙龍——天師府建築的八卦佈局  (235)
13. 眾派歸宗——天師府門額“萬法歸宗”  (236)
14. 群英出處——龍虎山上清宮的鎮妖井  (237)
15. 無雙勝境——武當山道教建築群的興建  (238)
16. 龜蛇相交——武當真武大帝銅像的意義  (239)
17. 忠孝為先——武當紫霄宮父母殿的意義  (240)
I8. 第七洞天——羅浮山和沖虛古觀  (241)
19. 稚川丹灶——羅浮山的葛洪遺跡  (242)
20.白雲勝景——陝西佳縣黃土高坡上白雲觀  (243)
21.北山煙雨——青海西寧北山的九窟十八洞  (244)
22.千朵蓮花——遼寧千山無量觀的由來  (245)
23.道教源頭——四川大邑縣的鶴鳴山  (247)
24.青城名聯——青城山建神福宮、天師洞和著名楹聯  (248)
25.第五洞天——青城山的張道陵遺跡  (249)
26.青城丈人——青城山的建福宮  (250)
27.邊陲仙山——雲南巍寶山的道教名跡  (252)
28.南詔生祠——巍寶山的巡山殿  (253)
29.抱朴葛嶺——杭州葛嶺的葛洪遺跡  (253)
30.廬山碑亭——明太祖記周顛仙人的由來  (254)
31.天生仙洞——廬山仙人洞得名的由來  (255)
十、宮觀攬勝
1.神靈居處——道教宮觀之稱的由來  (256)
2.洞天之冠——陝西周至縣的樓觀  (257)
3.出關西游——樓觀台的老子遺跡  (258)
4.天下第一叢林——北京的白雲觀  (259)
5.本命秘道——白雲觀的元辰殿  (260)
6.說教授戒——白雲觀後園的戒台  (261)
7.邯鄲盧生——河北呂翁祠的石雕臥像  (262)
8.國寶喬遷——山西芮城縣的永樂宮  (263)
9. 霍泉源頭——山西洪洞縣的水神廟  (264)
10. 武廟之冠——解州的關帝廟  (265)
11.地母后土——山西著名的後土廟  (267)
12.東北叢林——瀋陽的太清宮  (268)
13. 江南銅像之冠——上海的白雲觀  (269)
14.江南香火之最——上海城隍廟  (269)
15.正一叢林——蘇州玄妙觀  (271)
16.封禪天貺——泰山的岱廟  (272)
17.碧霞靈佑——泰山極頂的碧霞祠  (274)
13.八仙赴會——山東蓬萊縣的蓬萊閣  (275)
19.媽祖祖廟——福建莆田湄州島的媽祖廟  (276)
20.水鄉女觀——湖南長沙的河圖觀  (277)
21.南嶽修真——湖南衡山黃庭觀的由來  (278)
22.紫府瓊台——武漢的長春觀  (279)
23.文昌祖廟——四川梓潼縣的文昌宮  (280)
24.青羊神物——成都青羊宮的由來  (28I)
25.三台一亭——成都青羊宮的佈局  (282)
26.殿柱奧秘——青羊宮三清殿建築的神學意義  (282)
27.百粵名山——廣州的三元宮  (283)
28. 臺灣本山——臺北的指南宮  (284)
29. 媽祖首廟——臺灣的北港朝天宮  (285)
30. 全真祖風——香港的圓玄學院  (286)
31. 青山麒麟——香港的青松觀  (287)
32. 香火鼎盛——香港的黃大仙觀  (288)
十一、道藏窺涉
1. 曲陽神書——《太平經》的問世及影響  (290)
2. 托遘想爾——五斗米道的《老子》注本  (291)
3. 虛辭索真——《參同契》作者之謎  (292)
4.奧旨何在——《參同契》的中心思想  (293)
5.丹經最古一現存的漢代煉丹著作  (294)
6.科技文獻之珍——道教金丹黃白術著作  (295)
7.仙術總匯——葛洪的《抱樸子內篇》  (296)
8.大梵即元始——《度人經》及其與婆羅門教的交涉  (297)
9.黃帝陰符——六朝道教哲學的精深之作  (298)
10.內外先後——《黃庭》內外景經的問世之謎  (298)
11.佛道爭端——《老子化胡經》的歷史命運  (299)
12.明淨圓流——唐代道教哲學名著《玄珠錄》  (300)
13.坐忘得道——司馬承禎《坐忘論》  (301)
14.道藏袖珍——張君房的《雲笈七簸》  (302)
15.並駕《參同》——《悟真篇》及其歷史影響  (303)
16. 陰陽八卦——道門解《易》之學  (303)
17.《老》學大宗——《道藏》中的《道德經》注本  (304)
18. 《莊》學寶庫——《道藏》中的《南華經》注本  (305)
19.玉皇新傳——《玉皇經》的時代和基本內容  (306)
20.道法匯輯——<道法會元》  (307)
21.法術百科——《靈寶玉鑒》  (307)
22.眾善奉行——《太上感應篇》  (308)
23.修善修福——《陰騭文》的思想  (309)
24.道碑集林——《道家金石略》的價值  (310)
25.仙學大成一一陳攖寧的《道教與養生》  (310)
26。道書淵海——明《道藏》和《續道藏》  (311)
27.三洞四輔十二部——《道藏》的分類編排  (311)
28.拾遺補缺——明以後的道教叢刻  (312)
29.明珠待拾——《道藏》未收道書  (313)

奉獻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篇幅不大,卻馳騁了千餘年歷史的中國道教的縱橫。
奉獻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份量不輕,因為是我們多年苦心研究和寫作耕耘的成果。
在中國道教的領域裏耕耘,是需要奉獻的。因為,我們面對著浩似翰海的文獻,撲朔迷離的課題,曲徑通幽的探索,周圍不解的目光和國際同行的競爭。而支撐著我們的只有這兩個字:奉獻。
                                                    一
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順理成章的是,從這一視角看道教,收入眼簾的主要是它的教義和理論論證,與其相關的一些人物和典籍,至多再加上統治階級對其控制和利用。於是它變得很貧乏,很抽象,乾巴巴的一條線,在中國思想史上斷斷續續,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事實上,道教的內涵要豐富得多。因為道教是一種社會實體。它既有一般社會意識所具有的反映社會存在的觀念內容,更有與其思想觀念相適應的宗教行為,諸如儀式、道術、組織,加上有名山宮觀和經濟來源作為支撐。在它立足於中國社會二千年的歷史中,其觸角伸展到了禮會的各個側面,與中國人的生活和習俗有著難以分割在聯繫。僅從意識形態角度加以研究,著重闡發的是它的觀念系統,對於其行為系統,即齋醮科儀、法術、修持方式,及組織系統道派和相應的宮觀場所等內容,卻難免略而不論。因此,從現代社會科學方法的角度來看,對於道教這樣一個多側面的社會實體,涉一隅是不足以盡之的。
從道教的歷史影響來看,其理論和文獻固然影響過一部分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士,而廣大的民眾,卻更多地是從對道士的接觸中,通過在宮觀廟宇中的禮神膜拜,通過觀看和接受其齋醮和法術,來瞭解道教和授受道教的。離開了這些,就無法理解二千年來道教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也無法說明這一土生土長的宗教如何發揮其社會功能。因此,從社會史、文化史的角度看道教,也必須將它如實地視作多側面的社會實體,多視角地加以剖析。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本書對道教的研究介紹就不限於它的教義理論,而是廣泛地討論了齋醮、法術、養生修仙之方、名山宮觀、教派組織、人物等諸多方面。
當然,道教實體的各個側面並非相互獨立、相互分離的,而是在一定的核心觀念支配下綜合在一起的。早就有人說過,“道家之術,雜而多端”。雜而多端是道教的一大特點,但並非雜而無章,多端而無緒。
道教最高的信仰是道,三清尊神是道的化身,是道教皈依崇拜的主要對象。道教徒從崇拜人格化的神,而理解道,貼近道,追求道。道是求存的,道徒追求的就是修煉自己的身體,達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境界,以求得道,躋位於仙。仙者遷也,與自然的神靈不同,是人修煉變化而成的,其關鍵,即在得道。得道成仙的追求,是希望給人指出一條超越自然壽命的限止、並且克服生活中一切缺陷的解脫之途。同時,道教徒又認為一旦得道,或者獲道,即三清所頒的種種超常手段如符籙及行持方法,即可度人濟世,克服人的現實苦難,運用大道之誡於社會,便可建立起理想的太平盛世。這種行道濟世,又被認為是廣積陰功,為升仙和長生打下基礎。人得道而成仙,仙因道以濟人,這就是道教的核心內容,是它的主題。種種修持,種種儀規,種種物質的手段和方法,蓋都因此而展開。誡然,這種核心觀念與其他各種宗教一樣,總是虛幻的。但它對道教徒的支配卻是實在的。歷史上,道教徒為實現這種追求所做的努力是真誡的,現實的。
圍繞道、仙、人的主題,歷代道教徒作出了各種嘗試和探求,其成就和影響都是十分廣泛的。本書所介紹的,兼顧了其主要方面,但遠沒有窮盡一切。因為,這不是本書能擔負得了的,何況對它的許多方面,現在也還剛開始著手探討。
就我們自己的研究範圍說,也用若干方面沒有在書中涉及。有如道教的國際影響,道教與民間風俗等等。
                                                                 二
道教作為一個社會實體,具有豐富的內涵。而這些內涵又是與它悠久的歷史相連結的。歷史地產生,歷史地發展,又歷史地形成。談道教,必然涉及它的歷史。本書在敍述道教的各方面內容時,都要涉及其歷史,諸如道派史、經典史、齋儀史等等。更不能不依照其歷史程式加以安排。不過,本書不是道教歷史的專著,所以對道教史不可能系統分析介紹。這裏有必要談一下的就是道教始起時間問題。
一般說來,道教界是將本身的歷史掛於先天地而生的神的創立的——漢代系於太上(老子),晉代又推出元始天王,以後演變成元始天尊,並尊為教主。道門信仰當然不能視為歷史真實。而古代的史書和目錄,大抵以道家之稱涵蓋先秦的道家和後起的道教,乃至於影響到西方,英語的Taoism就是道家與道教的概稱,而近代學者又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道家是道家,道教是道教,兩者不宜相混。其實,這一點古代學者中早已有人指出。比如《四庫全書》的編纂者們便已看清這點,只是他們不屑分辨罷了。我們贊成目前學術界多數人的看法,認為道教與道家有淵源關係,但兩者卻有本質不同。先秦的道家為哲學,而道教則是以神仙信仰為基礎,有其組織和儀式的一種宗教。
道教與道家二而非一,既已是大多數人的共識,為什麼還要重加申明呢?這是因為,在目前有些研究家的道教文章論著中——比如道教文化之類——常將老子和莊子的大塊文章牽連進來。這樣,客觀上就將道家同道家在道教中的輻射混淆在一起了。我們的做法,是對道教和道家做明確的界定,道教文學指道教徒所創作或以道教神仙高道等為題材的作品,先秦道家的作品不在其內。當然,我們也會論到老莊及其影響,但那是將其當作道教的淵源之一加以考察的。至於,其他的道教內容同道家的關係,也類同於此。
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從戰國以來,專以通神仙、求長生之術求售于帝王貴族的方士。他們,或可稱之為方仙道,但嚴格說來,方士他對其秘術相互保密,因此沒有形成什麼統一組織,更沒有形成方仙教團。它只是道教的前身。
道教史的實際開端,在東漢。但是並非是由哪一位聖人或先知所獨創。相反,在東漢時期的中國大地上,幾乎同時出現了許多“道”派,另有不少方士也有過道派活動,有的在東漢後仍在流傳,如帛和的帛家道,幹吉的幹君道等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是民間道派。東漢初即有人祠黃老,東漢末,連皇帝也親自祭祀老子。這是有意于建立一種以黃帝、老子為崇拜物件的宗教,但終究未形成氣候。一部分隱遁的術士,繼承了戰國以來尋求和制煉長生之藥的思想和方法,慘澹經營著煉丹實踐,後來形成丹鼎派,但在東漢,也未形成教團。
上述各種民間道派不相隸屬,也沒有直接的師承傳授關係。因此不能截然判定那一道派的創始是道教史的開端,也無從指明哪是正宗。我們讀道派,讀人物都不得不從某一派,某一人開始,但並無褒貶和指定正派的意思在內,這一點希望讀者理解。至於為什麼道派興衰,最後演變成現存的幾派,那自有其社會史和宗教史的原因,此外就不求討論了。
                                                                                         三
改革開放十餘年來,中國的學術取得了驚人的發展,道教研究也處在黃金時期。道教史、道教思想史、道教文化諸方面的論著接踵出版,研究論文更是難計其數。而隨著《道藏》、《道藏輯要》等的重刊,《道藏要輯選刊》,《藏外道書》等道書選集、合集以及單本道書的印行,道教文獻的整理也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人們日益認識到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和精神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不瞭解道教,就無法深刻理解中國文化的根柢以及中國人的精神面貌。至於保存下來的大量道教文獻,更似一個方才露頭的文化礦藏,深掘下去,是可以大有收穫的。    但是道教作為一種宗教實體畢竟衰微了。這一衰微的趨勢從元中期即已起始,明清兩代,雖有過幾次“中興”,但並未扭轉大勢。近代以來,由於缺乏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道教的頹勢更甚。直到近十年來,由於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道教界主動和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局部地區的道教又見蘇。但是社會上人士對於道教已覺陌生,年輕一代更是瞭解甚微。所以,儘管近幾年道教研究方面的煌煌大論出不少,但是仍需要一部較全面的通俗性與學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