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道
|
《天師道》序
江西省社科院郭樹森等同志,博聞多才,好學不倦,有志於道教的研究,積有十餘年之久。近成《天師道》一書,洋洋二十余萬言。將出版之際,問序于余,餘辭之不獲,特以旬日,先睹為快。通讀全書後,欽佩著者之于心從事,思路精審。稽文獻、參傳說,兼采古今諸家的論斷,詳為取捨以求至當。故考核有創見,內容具新義,誠不易多得的道教教派史之作。老子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于“天師道”的名實,自古今,屢起變化。不妨從《天師世家》之旨,觀道教史的史跡,綜合以明其象,願略進一層以論”天師道”。
凡研讀《天師世家》似可分析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張道陵、張衡、張魯祖孫;代的刨教階段,結束于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張魯降漢受封為閬中侯。第二階段為張魯子第四代張盛,遷居江西龍虎山,直至二十四代張正隨,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九年(公兀lOl6年)召見之,並賜號貞靜先生,為之建上清官。第三階段自二十五代起,有確切的宗譜,歷代延續,將近千年,六十余代的天師,今日仍存在。究此三個階段,情況完全不同,殊未可等視之。
於第一階段,町考述的史跡極豐富,時代背景極複雜,當時及後代人的注錄,真偽叢雜,如能嚴加分辨,十之七八屬信史。然創此教派時,其名僅為“五斗米道“,並未用“天師道”,祖孫三代自稱天師、嗣師、系師之名,且地點在蜀而及漢中,與龍虎山無關。考“天師”之名,出於莊子的寓言。《莊子•徐無鬼》:“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整個寓言謂黃帝迷途而問途于牧馬童子,小童既識途又知為天下,故黃帝以天師稱之。此證天師之名與黃帝有關,漢代的黃老道早已用之。今于《抱樸子.遐覽篇》中,著錄其師鄭隱所收藏的道書,內有《天師神器經》、《小僮經》、《小童符》等,因左慈、葛玄、鄭隱、葛洪四代所傳的道派,屬黃老道, 《抱朴子》成書於兩晉之際(西元317年)並未重視五斗米道。以得道成仙為教義的道教,必本于方仙道與黃老道,而張道陵祖孫三代所創立的教派,又于黃老道中舍黃而僅取老,並結合巴蜀地區原有的五斗米道而形成。至於五斗米道的傳者,除被張魯所殺的張修外,抑或在巴蜀地區久已流傳。如以五斗米道為張道陵所創,則無從說明張修的事實。
于第二階段為張盛世傳二十代,時約八百年,是否屬實,免有所懷疑,然不妨以略具規模的一姓宗譜視之,當合于魏晉南北朝隋唐的史實,道教自有其眾多教派,或歸渚張氏世傳的《天師世家》為道教史,勢必有違於客觀歷史。于魏晉時,執政者莫不以黃巾起義為戒,乃諱言與黃巾有關的黃老道。名雖諱而道教之實,未嘗可不及黃帝。況巴蜀地區的五斗米道,漢代起亦早受黃老道的影響,故葛洪于《抱樸子•地真篇》中已有“黃帝到峨嵋山,見天皇真人于玉堂,請問真一之道”的記述。宜蜀有陳瑞,於五斗米道中另創自稱天師的教派。咸寧三年(西元277年)瑞被誅,而于巴蜀再興天師道之名。核諸《晉書•列傳》記錄通道
教的教派,基本分“五斗米道”與”天師道”。及東晉末孫恩盧循又利用五斗米道起義,規模雖小於黃巾起義而情況相似,東晉亦由是而亡(西元420年)。故於南北朝起,更諱言五斗米道而僅以天師道稱之。南北天師道的名實,當然包括張道陵祖孫三代所發展的五斗米道,然各有所繼承,而已本諸方仙道與黃老道,決不為三天師所限,更非張盛子孫隱遁于龍虎山所相傳的教義。 合諸當時的時代思潮而占,寇謙之(365—448)的北天師道與佛教相對立,南天師道與佛教能相互滲透。凡《隋書•經籍志》所言,雖已結合南北天師道,實以北天師道為主。至於南天師道,由宋陸修靜(406+一477)立三洞;經齊孫游岳的充實;及粱孟法師更立四輔以歸諸正一;同時陶弘景(456—530)創立三茅宗進一步結合三教,於道至崇信秦漢之際的三茅君與張良,且從下清派為主;陳有周智響則發展《太平經》守一之道。此南天師
道的實質,唐有孟安排既見《隋志》後,又著《道教義樞》以繼之,即《道藏》用三洞四輔編目的由來。且唐代盛行上清派,主要繼承者司馬承禎(647—735)總結當時道教的天下形勢、,凡分十大洞天與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而江西龍虎山僅屬第三十二福地,有仙人張巨君主之。此仙人或非張盛或張陵,亦非張良,以仙人稱之,疑屬戰國楚人。可見在盛唐時,龍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並不高,及韓愈(768—824)著《原道》,仍以孔子之儒,排釋迦牟尼之佛和老聃之道,根本未及張天師之事,況除《天師世家》的記錄外,張道陵子孫呵考者,僅有與於上清派,且未言居於龍虎山。直至五代南唐保大八年(西元950年)始有陳喬的《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及後周(西元951—960年在位)孫夷中集《三洞修道儀序》提及“天師之裔,世傳一人即信州龍虎山張家”的記載,然較二十四代張正隨,僅早一二代。
於第三階段,全部可深信,近千年來的發展,已成為道教的主流。再者,宋真宗除封張正隨外,亦封曲阜孔子後裔為衍聖公。由是自宋初起,一儒一道代代相傳,影響之大且久,恐非真宗始料所及。唯以東漢之張陵,合諸春秋之孔子,時間實不相稱,然尚未聞有信司馬承禎之說。事實上留侯天師可備一說,陵傳及正隨為二十四代,亦屬一姓的宗譜而已。合而詳考之,第二階段為八百年,世傳二十代,每代生子的平均年齡為四十歲;第三階段為九百八十餘年,世傳四十代,每代生子的平均年齡為二十二歲。而後一階段,基本有史傳可稽考,則前一階段的記載,的確恍惚,以一姓的宗譜論,亦決不止二十代,今固以闕疑為是。至於龍虎山有張巨君主之的傳說,在盛唐時已有記錄,且張巨君兼主第五十三福地,在朗州武陵縣的德山。考唐代的朗州,在今雲南省昆明東北,有合於五斗米道的發源地,猶由雲南傳到江西,而時間必當在戰國,此似可補第一階段所未備。然以道教言,傳道者豈必姓張,一如發展孔子之理者,未嘗必姓孔。奈自第三階段以來,已逐步深信道教教主為張陵張天師,則名實俱查,或未辨常變之理,則簡而言之,亦何以認識十大洞天及其他洞天福地的史跡。
以上略進一層以論五斗米道與天師道的複雜變化,信筆而言,深望著者與讀者有以正之。
潘雨廷序於華東師大古籍研究所
1988年9月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