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心於佛道
|
序
內丹學是隋唐以後道教理論和實踐方術的核心,對內丹學的研究近年來逐漸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和其他的內丹學研究著作相比,戈國龍同志的這篇博士論文《道教內丹學探微》是一篇很有特色、很有創造性的內丹學研究著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戈國龍本身的思想經歷就很有特色,他本來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在南京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這使他具有較為嚴格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他通過對於人生的反省和對於生命奧秘的探尋,使他走上了研究佛道的學術道路,這又使他的研究不屬於純粹外在的學術研究,而帶有他自己的生動的人生體驗,使他能夠契入內丹學的內在精神而作一創造性的詮釋,這在他的論文“序論”中有詳細的說明。當然戈國龍不是一個宗教徒而是一個學者,他並沒有宗教信仰者可能具有的偏執,他的闡述充滿了哲學的理性與智慧。
其次,一般道教研究的著作較多偏重於歷史文獻的研究,當然這是學術研究的基礎,但也不能停留於此,對於道教思想作出富有深度的創造性的詮釋也是非常必要的。戈國龍的這篇論文不是研究內丹學的歷史,而是研究內丹學的原理及其內在的哲學意義的,是屬於哲學研究而不是哲學史研究。由於作者具有很強的哲學分析能力,加之有一定的內在體驗,使這篇論文在對內丹哲學的研究方面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一般說來,佛教理論比較系統精深,而道教理論相對來說要顯得粗糙一些,佛教理論研究的學術著作也相對系統精深一些,道教研究則很難寫出有系統理論性的著作。但戈國龍的這篇論文在理論上相當系統,以“順逆”、“性命”、“陰陽”和“有無”四大問題為中心,建立了內丹哲學的一個系統的理論詮釋框架。我不能說這種詮釋一定符合內丹學本身的“原意”,但這應該是內丹學所可能蘊含的一種理解,作為對內丹學的一種創造性的詮釋,是富有理論意義的。雖然這篇論文很有有理論系統性,但戈國龍並不是在作一種純哲學的思辨分析,而是建立在一種內在的同情理解的基礎上作出一種哲學意義的展示,既有充分的文獻基
礎,又有自己的體驗基礎,如“順逆”章中對“逆返成仙”與“道法自然”的關係的疏釋,“性命”章中對“性命先後”問題的辨析,“陰陽”章中對“玄關一竅”的解釋等等,就很富有創見,對內丹修煉者也有某種啟示。 另外,由於作者在碩士研究期間是研究佛學的,對佛學有較好的基礎,因而本文有關佛道比較的部分也很有功力。作者突破了偏執一家的宗派立場,而能站在哲學的高度對佛道二家作一種會通的理解,消除了表面的對立而看到了深層的相通。又本文的觀代詮釋部分,則更能使我們理解內丹學的觀代意義,這是我們研究傳統學術所應該具有的一種觀代意識。我們作學術研究,雖也有為學術而學術的純學術興趣,但我們總還不得不關注生命,關懷社會,因為我們自己也在人生之中,也在尋求人生的終極意義,我們還要盡力幫助他人解決他的人生問題,因而一部作品除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外,如果還能給人的心靈帶來某種啟示,那就更有意義了。
當然,作為一種學術研究,這篇論文不可能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出版這篇論文也正是戈國龍向大家學習請教的好機會,但總的來說,這篇論文受到了專家評委們較高的評價,其思想理論之系統,邏輯結構之清晰,文字論述之流暢。文獻運用之豐富,佛道比較之深入,觀代意義之闡發等等,皆為這篇博士論文之特色,我很高興能看到這樣的內丹學研究成果問世。
湯一介
2001年5月11日
自序
生命的成長既是本有種子的逐漸顯現,也是與先輩的思想的交融互動,兩者慢慢發展成為自己的生命性格。對我而言,我生命中似乎有一種宿命,它註定要把我引到探索未知的旅程。雖然我還不清楚這種宿命的真相是什麼,但我能肯定它的存在。
在我十七八歲的時候,我忽然就有一種存在的虛無感,一下子跳出了現實的生活,而神游於無窮的時空!它使我開始探尋生命存在的真實意義。很自然地,我開始了靜心,那時候每天晚上我都要到南京大學校園的球場上站樁,與天地為一,那時候我入靜的很好,尤其能體味《老子》的意境。在深層的寧靜中,我突然就解決了生命的難題,突然就感覺到生命存在的意義!
那不是一種哲學思想的解決,而就是一種存在性的證明;就像生命的虛無本身也不是一個哲學的難題,而是一個存在性的困擾。生命不是一個要被解決的難題,而是一個需要去體驗的奧秘!雖然有了這種體驗可以發展成為哲學化的思想,但它在根子上是體驗性的。這是最初的開悟性,也是我真正走上求道生涯的開始。但是並沒有人在引導我走上這樣一條路。所以我說有一種宿命,他是你生命種子的再現。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停止過靜心,它一致是我生命的中心和支柱;一旦你嘗過那種滋味,你就很難從其中出來。我的人生歷史就完全成了靜心的歷史;所有的思想與情感都直接與我靜心的程度相關,人生最美的境界在靜心中達成,人生最大的困惑在靜心中解決。
大學畢業後我分配到江西撫州師範專科學校物理系,在那裏教了三年的書。那時候我開始喜歡閱讀中國哲學中的儒釋道三家的典籍,因為我身心比較敏感,我完全在精心的狀態下讀書,所以書裏面的資訊就與我息息相通,古聖先哲的思想激起了我心靈深處的浪花,我感覺到了一種心系宇宙、神交古人的巨大的樂趣,那個階段是我生命成長的一個高峰!我從自己的生命體驗中接通了悠久的文化生命,體會到傳統文化中超越于歷史的永恆價格。我也從體悟的角度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與方法,初步形成了人生探索的一種體系。正是從那時起我確定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研究和弘揚儒釋道修道的文化!它使我決定報考北大哲學系,開始了哲學與宗教的系統學習與研究。
在師專復習考研期間,凡讀書有所感悟,則記之成文,或長或短,留下了一些哲學小論文,這些文章現在看來顯得粗糙,學術性不高,悟道的智慧也不夠,但也有一些靈光妙思,體現了我進北大讀研究生之前的思想水準和人生境界,本書上篇的第一章就是從這些文章中選錄出來的。我原來是學子人科學的,因為對宇宙人生有一種切身的體驗,才引發我探索哲學宗教的強烈興趣。但是我本來沒有系統學習過哲學和宗教學,完全是憑著自己的興趣來讀書和寫作的,所以開始我不知道什麼學術規範,只是在自己有點心得和想法時,就直抒胸臆,一口氣寫下來。這些文字有一種飽滿的生命激情,篇幅雖短,但一下筆就是直面宇宙人生的大氣度,現在重讀,仍然可以感到其中輝映的生命境界,仍可想見當年這種思接千載、心遊天外的神秘之思。多年以後的我,已經沒有當年的豪情壯志了。我已放棄了那種體系化的哲學思想的建構,而致力於修道現象學式的探索。
記得在准備考北大哲學系的研究生時,我曾經寫過一封信給陳來教授,表達自己對中國哲學的認識:“我以為中國哲學之精髓,全在人生修養及人生境界方面。夫人生天地之間,不過歷史長河之一瞬,既無法徹底認識宇宙,亦無法徹底認識生命。有限與無限的矛盾,此虛無之源,亦智者之悲也。解決此問題,為哲學之使命,非科學所能為,此既哲學與科學之根本分野處。中國哲學之特質,既在求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此乃中國哲學齊天人合內外之內聖外王之道之所由出也。?當寫這封信時,我才不過二十剛出頭,陳來教授回信說:“初讀前文”以為一鄉野老先生,至後文,始知閣下正方少年英俊,私心羨喜。因歎國家之大,人才不絕,亦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之所宜然者也。”能得到陳教授的鼓勵,使我對考研有了更大的信心,後來到北大,樓宇烈先生、湯一介先生和陳來先生都先後成為我學業上的導師。
進入北大哲學系後,我開始進入佛學和道家思想的寶庫漫遊。當時跟著樓先生讀佛典,每門課上完後都要完成一篇作業,於是在北大讀碩士期間寫了幾篇佛學小論文,基本上是讀佛經的心得報告,這幾篇文章組成了本書上篇的第二章。這些文章也許從學術上看很很幼稚,但樓先生仍給我打了頗高的分數,樓先生從來沒有給我劃定條條框框,總是鼓勵我走出自己的路。在剛踏進學術殿堂的時候,能遇到一位善解人意的寬厚的長者作為我的導師,這對我這樣一個中途轉到哲學研究上來的青年學子,是多麼幸運的啊!北大寬鬆的學術氣氛,使我能在自己的道路上慢慢邁進學術的殿堂。
除了佛經以外,有一位古代佛學家的思想對我有很大的影響,那就是智者大師,天臺宗的創始人。智者開創的天臺宗的思想,達到了他那個時候所可能有的最高的綜合,他能把當時傳譯過來的佛經加以融會貫通,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並且他本人有高超的領悟力與修行境界,所以他的智慧辯才都是前無古人的。佛學思想在智*那裏第一次有了一個龐大而壯觀的思想體系。我對整個佛學思想的判攝,深受智者大師判教的影響。也正是這個因緣,使我選擇了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作為我碩士論文的研究物件。本書上篇中的第二章就是我的碩士論文,曾經收入臺灣佛光山編的《法藏文庫》中。
從碩士畢業以後,因為我開始轉到道教內丹學的研究方向上來,就很少再寫佛學方面的論文了。只是最近兩年因為要出席有關佛學的學術會議,才寫過兩篇有關天臺宗的禪宗的論文。本書上篇的第四、五兩章收入了這兩篇會議論文,大致可以反映我目前佛學研究的思路與關切。
我把上篇題名為《遊心與佛——天臺血管窺》,這是因為我碩士階段主要研究天臺佛學,而博士階段主要研究內丹學,這個名字體現了我碩士階段的研究主題,可以和下篇《遊心於道——內丹學探微》相對應。這樣上篇就可以天臺學為其主線,把整個內容串聯起來。第一章可以看成是進入碩士研究階段前在中國哲學方面的閱讀興趣,所以取名為“中國哲學的興趣”。第二章是在讀碩士研究生時開始研讀佛典時的心得,也是進入專輯佛學研究的知識準備,所以取名為“走進佛學的殿堂的”第三章就是我的碩士論文“《摩訶止觀》之‘圓頓‘義”,第四章為“煩惱即菩提在天臺圓教中的意義”,第五章為“臨濟禪中的有與無”。但無論如何,本書上篇都不是一個天臺佛學的系統研究,而的的確確只是一個“管窺”而已。
以上對本書上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因緣都作了了交代,而本書的下篇基本上保留了2001年巴蜀書社出版的《道教內丹學探微》的原樣,這次在版只是修訂了原書的若干問句、標點和引文等方面的錯誤。我把原書的“序”和“後記”保留在本書的“跋”中,這對讀者瞭解下篇的內容和特色有一定的幫助,這裏也就用不著對下篇的內容再作介紹了。這裏且說一下此書再版的緣起吧!
北大碩士期間我主要是師從樓宇烈教授研究佛學,而博士階段則主要是師從湯一介教授研究道教。關於研究道教的因緣,這裏且略說兩句。我原本就對道教道教有興趣,前面已講過我最初練功時就是透過《老子》的經文。加上湯先生所帶的博士生,主要以道家道教和現代中國哲學兩個方向為主,所以我就選擇了道教內丹學作為我博士期間的研究課題。在我的視野中,佛道是不分家的,它們都是我追求人生真諦的傳統資源。
我的博士論文《道教內丹學探微》出版以後,頗受讀者的歡迎,很快銷售一空。近來不斷有一些讀者與我聯繫,想要買到這本書,這促使我想儘快再版此書,以滿足讀者的需要。我曾多次向巴蜀書社申請重印此書,但是《道教內丹學探微》作為巴蜀書社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之一種,要原封不動地重印或再版都有一些程式上的不便。正好在寫這本博士論文之前,我寫過一些佛學方面的論文,這些論文可以反映我寫作《道教內丹學探微》時的知識北京和研究視野,同時也有助於讀者進行佛道參照與比較研究,所以我就想把讀博士之前所寫的論文作一彙集,與原來的《探微》一書分別作為本書的上下篇,會變成一本新書出版,因而就有了現在這本《遊心於佛道》。
如果有問本書上下篇之間有什麼關係,那麼它們最大的關係就是:它們都是我遊心於佛道的思想產物,都體現了我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我本身就是聯繫上下篇的橋樑。這也就是這本書為什麼取名為《遊心於佛道的緣故,對我而言,做學問從來就沒有成為我生命以外的一種職業,我是一個以自己的生命體悟去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我只是在探尋生命的奧秘的征途上,稷下自己所見所感的沿途風光。因而本書可以作為區別於一般純學術的另類文本,是知行合一的中國哲學傳統的現代體現。
我以“求道”為人生的目標。在求道的過程中,當然充滿著學問的探尋。文學藝術,乃是我們用於表達內心體悟的工具,是我們覺悟人間的必備修養,也是求道之餘的生活調劑。科學技術,尤其是生命科學與自控技術,乃是我們轉化色身、昇華人生的核心所在,當然亦在研究之列。中外哲學,乃是現代悟道大師們的經驗成果,都在我們的考察範圍之內。通過比較與實踐,確立自己的見地,成立自己的文化判攝,尋找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
這就是這本書的精神取向:遊心於佛道,探性命之真如。
戈國龍
2004年冬序于北京雲水堂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