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格言集
|
序言
道教尊奉道、經、師為三寶,“經”指經籍,被稱為“無上經寶”、“度世津梁”。《道教義樞》說:“道無經不傳,經無師不明。”可見經籍在道教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道教作為中華民族的本土宗教,是華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李鐵映副委員長在今年5月廬山呂祖誕辰紀念大會上說:“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證……在中華民族的重要思想文化傳統中,道教有它自己的特色和歷史地位。”因此道門人±向來高度重視對於道書丹經的收集和編纂工作。道經的結集始於六朝,至唐已有《開元道藏》問世,此後宋、金、元、明歷朝皆進行《道藏》的纂修。由於道教以道家為其母體,因而遠古道家的典籍亦被納入道經的範疇。流傳至今的是明代天師張宇初、張宇清和張國祥主持編修的《道藏》5485卷。如果加上《道藏》以外失收或未收的道經,道教經書足有萬卷之多。道經之中,包含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科技、宗教、軍事等方面的大量文獻資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長期以來,道教對於中華民族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個人生活和宗教生活等,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至今在一個普通的中國人身上或多或少仍能找到道教文化投下的影子,雖然他不一定信仰或認識道教。
當今國運昌盛,治世太平,經濟發達,生活安定,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逐漸提高和中華民族文化的日益復興,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根柢”價值得到人們的不斷認同,注重養生的群眾正向有著豐富生命修煉資源的道教文化回歸,西方社會緊張的生活節奏也促使他們向追求自然、和諧、返樸歸真的道教思想靠近,種種現象表明,當代社會是弘揚道教文化的最好時期。但是由於道教典籍千百年來塵封日久,乏人爬梳,明版《道藏》都是不加標點的文言文,而且分類繁複,再加丹經道書之中的名詞術語隱秘難解,這些都給生活在今天的人
們帶來了閱讀上的障礙,因而需要學術界人士和教內人士做出整理闡釋。為此我們在七年前敦請國內專家學者,進行了《道藏》經籍的全面整理和標點工作,並於今年公開出版了《中華道藏》,成為文化史和道教史上的一大盛事。同時針對當代社會的特點,需要我們對於《道藏》進行挖掘,發揚道教經典中的積極內涵,向人們明確闡述,以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民道德建設及全民健康事業,推動是道教“與時俱進”的大勢所趨,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1998年8月24日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在與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領導班子成員座談時說:“我國宗教文化中有許多的東西迄今仍有進步的意義,特別是一些主張、格言、規定,同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思想和做法並不矛盾,希望宗教界的朋友們能夠對
此加以挖掘,進行整理,以便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我建議道協的領導結合道教自身的特點,認真做一做這項工作。”李瑞環主席的講話對於我們挖掘、整理、弘揚道教文化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為此中國道教協會將編寫《道教格言集》列入研究室工作計畫,
並由田誠陽道友執筆完成。
對於本書的編撰,已故閔智亭會長非常關心,曾兩度親自審讀書稿,幾經修訂,現在終於可以出版了。全書內容共分明道篇、立德篇、修真篇、養生篇、處世篇等五大篇目,並在每篇之下各分五大類,共為二十五類。此書力求收錄完備,俾使人們能夠全面瞭解道教文化的各項內涵,正確認識道教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並且努力發揚道教文化中的愛國精神、哲理智慧、立德向善、熱愛和平、廉正無私、保護環境、內丹修煉、養生益壽、為人處世、淡泊名利、讀書治學、返樸歸真等有益當今世界的內容,以冀能夠在現實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書中各篇分類明細,條目收錄盡力做到精簡,注釋也是力求深入淺出,語言明白曉暢,從而對於道教義理能夠結合現代社會的實際做出合理詮釋,在道教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方面做出了可貴嘗試。將萬卷道經中的格言精華匯為一編,誠非易事,使得人們一編在手,可以瞭解萬卷道經之大略,對於現代人們認識和借鑒道教文化提供了便利,這是適應當今社會的一件功德善舉。
當然本書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所選經典範圍還可增加,所選條目側重面還可以進一步完善。但是瑕不掩玉,希望以後根據讀者的反應,可以適當修訂,使其更為系統完善。
對於道教典籍的整理研究,現在可以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這是一件方興未艾的文化事業,我們願意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現,為實現黨中央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道教界應有的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張繼禹
2004年12月6日於北京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