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抱樸子內篇
|
子列子居鄭圃①,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視②之,猶眾庶也。國不足③,將嫁④於衛。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⑥,吾側聞之,試以告女⑦。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⑧,不化者往復。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黃帝書》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⑨。玄牝之門⑩,是謂天地之根(11)。綿綿若存,用之不勤(12)。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謂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①列子:名禦寇,又作圄寇、圉寇。生卒年不詳,相傳為春秋末或戰國初之道家。鄭:即鄭國,周朝國名,在今河南新鄭一帶。①視:看待,對待。③不足:指發生饑荒。④嫁:此處意為出走。右不知。問外朝②,外朝不知。問在野③,在野不知。堯乃微服游于康衢④,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⑤,莫匪爾極⑥。不識不知,順帝之則⑦。”堯喜問曰:“誰教爾為此言?”童兒曰:“我聞之大夫。”問大夫。大夫曰:“古詩也。”堯還宮,召舜,因禪⑧以天下。舜不辭而受之。
①億兆:此處指百姓。②外朝:朝廷以外的官員。③在野:散居各地的才智之士。④康衢:康莊大路。⑤立:此處意指種糧食養人。立,通“粒”。蒸民:指老百姓。⑥莫匪:莫不是,無不是。極:此處指極高的德行。⑦順帝之則:依順天帝的法則。⑧禪:將帝位讓與他人。
關尹喜曰:“在己無居①,形物其著②,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故其道若③物者也。物自違道,道不違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視聽形智以求之,弗當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用之彌滿六虛④,廢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遠⑤,亦非無心者所能得近⑥。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知而忘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發無知何能情?發不能,何能為?聚瑰⑦也,積塵也,雖無為而非理也。”
①在已:指對自己。無居:指不要固執,偏狹。②其著:即自著,意為自我呈現,自我突現。③若:此處意為依順,順從。④六虛:即六合,指天地宇宙之間。⑤得遠;指保持距離,存在距離。⑥得近:保持親近,沒有隔閡。⑦瑰:土石之塊。瑰,通“塊”。
湯問第五
殷湯問于夏革曰①:“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夏革曰:“物之終始,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曰:“不知也。”湯固問②。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複無無極,無盡之中,複無無盡。無極複無無極,無盡複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湯又問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猶齊州③也。”湯曰:“汝奚以實④之?”革曰:“朕東行至營⑤,人民猶是也。問營之東,複猶營也。西行至豳⑥,人民猶是也。問豳之西,複猶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極之不異是也。故大小相含,無窮極也。含萬物者亦如含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鐵者。
①鐵:即斧子。②意:懷疑,臆斷。③顏色:指臉色,表情。④扣其穀:去山谷裏挖上。扣:同“掘”。
白公勝慮亂①,罷朝而立②,倒杖策③,鑷上貫頤④,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鄭人聞之曰:“頤之忘,將何不忘哉?”意之所屬著,其行足躓株塪⑤,頭抵植木⑥,而不自知也。
①慮亂:籌畫叛亂,考慮叛亂,計畫叛亂。②罷朝而立:散朝以後還站立著。③杖策:驅馬用的棍子。④鑷:馬杖頂端的鐵刺。貫頤:刺破了面頰。⑤躓:被東西絆倒。株:樹樁。±舀:同“陷”,凹地。⑥頭抵植木:頭撞樹幹。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①,適鬻金者之所,因攫②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①清旦:即清晨。衣冠而之市:穿戴整齊到市場上去。②攫:抓取,拿走,取走。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