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
|
《大道》中譯本序
我與張緒通博士可謂是“新交”,但他對祖國的拳拳之心,對中華民族的灼熱感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執著尋根,對道家文化的如數家珍,卻給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在這方面我們大概算得上“心有靈犀一點通”,勝過了“舊知”。
張緒通博士早年負笈海外,遊學目美,後來定居美國,成為國際上知名的美籍華人學者。他出身醫學世家,精通中西醫學,曾獲醫學博士學位,並獲得哲學和神學博士頭銜,還得過兩個法律學位,足見他學識的淵博。他著有《針刺療法大全》、 《自我健康術——內練》、 《有益健康的飲食之道》、 《性學之道》《管理之道》、 《中藥學與健康》、 《大道》等書,其中一些作為大學和醫院的教科書,已被譯成10種文字,流傳於世界各國。他還到過許多國家講演道學,為弘揚中國道家文化面忙碌奔波。他現在是美國明道大學校長、道學基金會主席,當推在歐美傳播中國文化的一大功臣。
張先生所作《大道》一書,終於和“道”的故鄉人見面,也了卻了我們的一樁心願。全書的主要內容是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去重新審視道教傳統科技的價值,把中國的古老智慧和當今西方的科學知識結合起來,古為今用,從醫藥、養生等多側面、多角度描述“道”的作用和豐富內涵,遂以《大道》為名。本書先以《導言》總括全書的框架結構和總體內容,然後以八章的篇幅分別敘述哲學之道、養生之道、成功之道等等,最後呼喚人們遵循大道。內容深入淺出,十分全面,適合各種層次不同、味口各異的讀者,所講養生的內容具有可操作性,處於緊張生活節奏中的現代人不妨一試,或可經此而調劑身心,煥發新的活力,迎
接新的一天的工作和學習。當然,作者是在西方文化的營壘中宣傳中國道學,在某些地方就不得不加以“西化”從而有意地使之“走樣”,以適應西方讀者的口味和需要。這是文化傳播和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正如西天的佛教傳入中國,為適應當時的中國文化背景以便紮下根來,而不得不加以“中國化”使自己變形一樣。另外,書中間或雜有神學表述方式,這也是針對西方讀者的閱讀心理,作者自有其苦衷,我們在譯文中儘量作了避免,但為保持原書風貌,有些地方仍然予以保存,相信我國讀者對此會有鑒別力。
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傳統文化中佔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道教與我國古代科技,如醫藥學、化學、養生學等等的關係尤其密不可分,在這些方面還有許多可供現代科學開採的“寶藏”,把這些寶貝發掘出來奉獻給世人,把東方文化的瑰寶介紹給西方世界,是一項有益予中西文化相互交流吸取的工作,對於推進世界文明會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張緒通博士《大道》一書就在這方面作了可貴的嘗試。在“歐洲中心論”的堅冰打破以後,世界文化的發展日趨多元化,在這繁花似錦、五彩繽紛的文化之林中,中國文化的前景如何?它對世界文化應作哪些貢獻?已成為海內外許多學者共同關心的問題。繼承、發展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把它介紹和傳播到西方世界,讓它在那裡開花結果,這是海內外中國學者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職責。張先生已將此視為己任,成績斐然, 《大道》一書便是其中重要成果之一。
本書的中譯本,先是組織了幾個中青年學者分工進行翻譯,然後邀請華西醫科大學吳福臨教授校審,吳教授認真負責地對全部譯文進行了修改和加工。我們又根據張先生的要求,將他所撰《東風與西風》一文的部分內容補充到本書的有關章節之中,並征得張先生的同意,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對本書部分章節的內容作
了適當的刪節。由於我們的水平有限,其中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廣大讀者及專家學者們批評指正,以便今後改正。
自從張緒通博士1990年4月到川大訪問講學以來,迄今兩年。兩年來,我們之問的友誼與日俱增, 《大道》的翻譯出版,正是這種友誼的象徵。興之所至,湊成一絕,作為序文的結尾:
與君相識倍相親, .
情系炎黃旨意深。
不怕重洋多阻隔,
一條大道一條心。
卿希泰
1992年8月于四川大學
自序:
我,張緒通,道的恭僕,祝禱那些做了許多善事的命運的寵兒,獲得恩典與安寧,靠著對於道的完美知識進入道的王國。宇宙間的任何生命形式表現為三種情況而存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現在是過去行為的結果,未來是現在行為的結果。因此,任何存在著的事物都有其目的和意義,而一切有目的的東西都存在著。生命之目的在於進化,在進化的循環中,沒有任何生命形式被拒之在外。所有一切,從礦物、植物到動物乃至人類存在,都須進化,直到其到達永久的寧靜和幸福,進入道的王國。每個人通過他或她自身努力進入道的王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者近乎幸福的彼岸,為惡者淹沒於苦海之中。為了進入道的王國,一個人必須估價其生理的覺識、心理的覺識和精神的覺識。生理覺識的提高給予人把自身從苦難、疾病和死亡下解救出來的力量;糾正那些可能導致生理功能喪失的錯誤或惡行;並妥善運用克服錯誤和惡行的知識與技術。心理覺識的提高給予人播種智慧的力量,以克服邪惡、憂愁、殘忍、壓抑、緊張、“焦慮慮、貪婪和無知;按照宇宙法則則“聖潔地生活”著;並認識到以最好的途徑走向更美的未來。精神覺識的提高給予人力量,以結合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即人和上帝,使其整個身體超凡脫俗,獲得永生。
親愛的朋友,我懇求您認真地考慮聖潔的師尊們的寶貴教誨:在生活中優先想到厚道與仁慈。仁慈的人將不是自私自利的、忌妒的、苛求的、惡毒的和急躁的,而是慷慨的,樂於助人的和大慈大悲的。道家的教導不太提倡“愛(情愛)”,因為愛意味著欲求、佔有和嚴重的利己主義。在愛的名義下,國家被分裂,百姓被屠殺,家庭被破壞。愛得越深,牽掛就越多;牽掛越多,羯磨就越多①。愛使人陷入劇烈的痛苦之中,它使更多的靈魂沉淪,而不是向上飄升。生活是艱辛的,但如果人人能更寬容地彼此相待,它就會變得寬鬆一些。一個人的寬厚,能啟動善意的連鎖反應。連鎖反應總是要循環回來的,開始善意的人也會得到善意。
道是一門十分簡單易行的學問。這便是它為何經歷了六千餘年而仍然茁壯不衰的原因。它強大,正因其容易施惠於人,而人們又保持了它的強大。假如一個人是位有道:之士,生活就會簡樸而輕鬆,豐富而有成就,並目.受益無窮,因為人總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讓一切消極的東西隨昨天而死去,讓所有積極的東西今日重新誕生。願快樂和榮譽伴隨您的現在,直到永遠。
一九八四年十月於美國加州舊金山
① Karma,梵文音譯,意譯“業”。意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動,必將得到相應的報應.-----譯注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