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故事
|
江蘇之茅山,世稱天下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其地真風靈跡,綿綿延延,千有餘載。志鴻道友曾學道于茅山,繼上清之傳承,立道德之宏願,負笈下山,尋師訪道,駐學京師白雲觀,寓職中國道協教務處,本書當系志鴻道友探微索幽之作。
神道幽遠,起于洪荒。若非古今卓行所著明,莫之能詳。自劉向《神仙傳》始,歷代對於立德立功立言之神仙多有著錄。時運變易,神仙至善亦不復向同,但概而言之,皆以忠孝節義、和順仁信、長生不老、扶幽濟困為本。神仙之說並非渺茫,神仙可求,神仙可學。讀罷掩卷,當明是書之本意。
《雲笈七簽》卷四十三句雲:“古之學道為己,今之學道為人”。處在世紀之交的中國道教徒,今天來學道問仙,自然當以國家民族的大業為己任。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神仙!願以此與有志於道者共勉。
是為序。
陳蓮笙
1998年冬於上海白雲觀
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寶庫中,有著豐湛的富有哲理意味的寓言故事和富有宗教玄想的神仙故事。這類民族文化遺產,含蓄著廣博的內容,道家和道教經書中及曾廣泛流傳于社會的神仙故事,便是其組成部分。宗教常以文學藝術形式為弘教服務,而文學藝術工作者也喜從宗教義理、行為中擷取題材以表現其藝術神思。這些故事,大都有濃厚生活氣息,富有情趣,且通俗易懂,雅俗鹹宜,見仁見智,各有領悟,頗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總的來說,這類故事的主旨和出發點,在於啟迪人們的思想,激勵人們的生活勇氣。歌頌真善美,使人們能深化思想,並在澡雪精神、培養高尚道德情操方面有所增益。《道教神仙故事》的作者袁志鴻君,原為道教茅山道院的年輕道長,本世紀80年代初畢業於中國道協開辦的“道教知識專修班”(1989年改為中國道教學院)。現在是中國道教協會的教務處主任。志鴻君成長於著名道教勝地和曾為新四軍東進抗日根據地的江蘇句容縣茅山,由於鄉土歷史的薰陶,他熱愛祖國,篤信道教。平素樂道好學,尤喜研讀道書中的哲學和文學作品,雖教務工作較忙,亦孜孜不倦,勤奮讀書和練筆。他曾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道教》等雜誌上發表過文章多篇。最近他將平素練筆積成的《道教神仙故事》示我,略讀之後,覺得他用讚揚真善美的思想,把這些零散的故事貫串起來,給我以深刻的印象。作者意在弘揚並以道教文化,並以道教文化和以道德觀念導人向善。志鴻君為人誠懇、豁達、善良,撰作斯文,誠可謂“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文心雕龍•體性》)。此書語言流暢,對所據原作雖有改寫和發揮,但尚不顯連綴之跡;思想性、故事性亦較強。願讀者透過其宗教玄想而領會其中之哲理與道德觀念。
餘忝在中同道教學院師資之列,與袁志鴻君有師生之誼,文稿將付梓,囑我寫幾句話,是為序。
李養正
1994年9月寫於北京白雲觀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