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home/hk2/public_html/catalog/controller/common/header.php on line 6 老子古義周易古義

出版社

 

老子古義周易古義

老子古義周易古義
書名: 老子古義周易古義
作者 楊樹達
語言 繁體中文
國際書號: 9787532545506
地區 上海
年份 2007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平均評分: 暫沒評分

周易古義目錄

周易古義序  (一)

周易古義自序  (一)

周易古義卷一(上經)  (一)

乾(二)  坤(二)  屯(一六)  蒙(一九)  需(一九)  訟(二

師(二 比(一三)

小畜(二三)  履(二四)

周易古義卷二(上經)  (二五)

泰(二五) 否(二六) 同人(二九) 大有(三 謙(三一) 豫(三三)  隨(三五)  蠱(三六)

臨(三七) 觀(三七) 噬嗑(三九) 賁(三九) 剝(四 復(四一)

無妄(四三)大畜(四三)

頤(四四) 大過(四五)  坎(四六) 離(四六)

周易古義卷三(下經)  (四九)

鹹(四九) 恆(四九)  遯(五一)大壯(五一) 晉(五二) 明夷(五二)  家人(五三) 睽(五五)

蹇(五五) 解(五六) 損(五七)視角(五六) 夬(五九) 姤(六 萃(六 升(六一)

困(六一) (六三)

周易古義卷四(下經)  (六五)

革(六五) 鼎(六七) 震(六八) 艮(六九) 漸(七 歸妹(七一) 豐(七一) 旅(七三)

巽(七四)  兌(七五) 渙(七五) 節(七六) 中孚(七七) 小過(七九) 既濟(七九)

未濟(八

周易古義卷五  (八二)

繫辭上傳(八二)

周易古義卷六  100

繫辭下傳(100

周易古義卷七  (一一六)

說卦傳(一一六) 序卦傳(一二一) 

周易古義點校後記  (一二三)

秦燔六經,易以蔔筮獨存。漢書藝文志六藝略載易十三家,惟孟喜、京房之學傳習者多。迄於東漢,鄭、陸、荀、虞,皆其緒也。今之治漢易者,若惠氏棟、張氏惠言,于兩漢易說,存佚扶微,厥功甚巨;然舉其大,不外爻辰卦氣一偏之主張,於易之本義無輿也。門人長沙楊遇夫近輯周易古義一書,徧采經、傳,周、秦諸子,司馬、班、範、三國四史,兩漢儒書,比傳經文,存其書誼,閒附考證,不事繁徵。執以示餘。餘日:此誠善說易者也。曩嘗言考據之學,至有清乾嘉諸儒既博且精;然博則昧於多聞闕疑,精或誤於碎義巧說。如桓譚譏秦近說書堯典「日若稽古」三萬言;班固論齊、韓二家傳詩,好采雜說,非其本義。今之儒者,或不免同蹈此弊。況易教廣大,體象至繁。古之學者,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以之治易,尤為切要。今所采古義,不專一家一師之言,其中明人事、近義理者多,是可推見易之本義,不言天而言人。王、韓二家注、知之而宗尚虛玄,流於老、莊,致可惜也。此書出於漢魏人注家之失,皆有所借鑒而自得,尋其指歸。夫而後知易之蔔筮而存者,不必以蔔筮而明。蓋蔔筮亦人事之一端,非三聖作易之心傳,孔門寡過之學旨,卽於是乎盡之也。古義日明,野言自息,是則作者撰述之旨也夫!甲子三伏,同學兄葉德輝序。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