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數字詞語釋義
|
序
中華民族文明史延續5000年,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一個大國何以延續數千年?根本原因在於中華文化的積澱與傳承。綜觀中華文化,其源遠流長無可比擬,其內容豐富,底蘊深厚,其簡約鮮明令人叫絕。貫穿5000年林林總總的文化,全凝結在一個“道”字中。中華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就在於她是“道”文化。
“道”字在《詩經》中已多次出現:“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穀風.大東》)從字形看,“道”宇包含有頭有足的人行走之意。供人行走的是道路,道路有堅實的基礎,又四通八達,無論什麼人,來者不拒,其文化內涵已隱約可見,隱含著提升為萬物和人生一般原理的意蘊。由此發展出來的“道”文化,雅俗認同。在雅文化中,“道”成為中華文化傳統的核心概念;在俗文化中,道教成為中華民族的本土宗教。
中華雅文化,集中體現在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中。百家爭鳴,說明學術思想各有側重。但各家都言“道”,又是異中之同。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學家黃宗羲明確指出:“蓋道,非一家之私,聖賢之血路,散殊於百家。”(參見蕭萐父《吹沙集》“自序”,巴蜀書社1991年版,第4 - 5頁)百家中儒、道及後來傳入的釋家對後世影響最大,儒、釋、道三家,是人們公認的中華文化傳統的三根支柱。但三根支柱並不是各自獨立,而是植根於共同的基礎之上,這個共同的根基就是“道”文化。
“道”是道家學說的核心概念。這一概念雖然在老子的《道德經》問世之前的《詩經》和《易經》中已廣為使用,但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才將其確立為宇宙人生的最高概念。以“道”為本體的哲學,道家之外的各家雖不一定明確地把它作為本家的學說,但實際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同。“道”哲學問世之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由此而起。誠如江瑔在《讀子卮言》中《論道家為百家所從出》所說:“上古三代之世,學在官而不在民,草野之民莫由登大雅之堂。唯老子世為史官,得以掌數千年學庫之管鑰而司其啟閉,故《老子》一出,遂盡泄天地之秘藏,集古今之大成,學者宗之,天下風靡,道家之學遂普及於民間。”《道德經》其實是老子以個人智慧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凝練和提升。“百家為道家所從出”雖難於一一確證,其在總體上肯定《道德經》在百家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卻並非虛言,“道家之學遂普及於民間”則指出了其在形成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無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古代的思想家,除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外,其他各家,大多數重視論述社會治理和人生修養問題,道家則從宇宙觀出發,並將其貫徹到社會、人生,探索循“道”而為的社會治理規律和人生修養的內涵,也就是說明怎樣治國,怎樣為人。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儒家被舉世公認。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曾拜見老子,還留下“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裡仁》)的感歎。儒、道雖是兩家,但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道家在強調天道與人道統一時,對天道作了深刻的論述,人道則是天道的引申;儒家則側重於人道的說教,對天道只是表示敬而遠之。 當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時,這裡的“道”主要表現為人倫理原則。後來苟子說“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苟子.儒效》),更表明“道”也是儒學的基礎性概念。生活于明朝中葉的大儒王陽明年輕時本尊奉道家.後來雖然由道轉儒,但他明確表達說:“儒、佛、老、莊,皆吾之所用,是之謂大道。”(《明通監》卷四十九,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818頁)
釋家指佛教的理論。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以唐玄奘為界,以前主要為傳播印度佛教,以後自禪宗起,佛教中國化了,形成了中國佛教。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釋家,主要指中國佛教。禪宗並不主張人生在世只是為死後進入天國做準備,而認為現世和來世不存在鴻溝,人生活在現世中,只要能“明心見性”, 即可“頓悟成佛”。釋家的理論,亦和道家相融。禪宗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開篇之句是“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至道”指根本的、終極的道。三祖將達到“王道”作為最高的追求。禪宗認為“運水搬柴,無非妙道”,將“妙道”視為成佛。六祖《壇經.悟法傳衣第一)中說:“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壇經.傳香懺悔第五》又說“無上佛道誓願成”,明確地將中國佛教的最高“願”確定為“佛道”。六祖的“自性真空”說,實為追求精神的徹底解放和自由,這本是道家的代表之一莊子闡述的思想,難怪有人將莊子思想看作中國佛教的一個來源。
還有法家說“道之為法”,兵家說“知道,勝”,“不知道,不勝”。言“道”,確是諸子百家的共同點。
“道”文化同樣貫穿于中華俗文化之中。中華民族是講道理的民族。“道理”即“道”是“理”的準則,符合“道”才有理,不符合“道”則無理可言。合“道”為理是人的一切行為的指導,“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由此可見“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靈魂。“道”又是正義的代稱,打起“替天行道”的旗號,即意味著是正義之舉。“道”還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們的各種行為都具有文化的意味,如經商之道、為官之道、師道,喝茶都有茶道。在宗教意識中,宗教哲學雖然包含雅文化,但從大眾意識來說則是俗文化。中國的本土宗教稱為道教。魯迅先生在《致許壽裳》一文中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在《小雜文》中又說,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國大半”。總之,無論是信仰、習俗、行為準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和“道”緊密相聯。
黨的十八大要求我們要樹立文化的自覺和自信。“文化自覺”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麼;“自信”則是要相信自己的文化是優秀的。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根基在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對文化底蘊形成清醒的認識和理解,也就是要有文化自覺和自信。
現代著名學者任繼愈先生在《新版宗教史叢書》總序中說:“中國三大宗教(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學術界對儒教經典研究的較多,對佛教經典研究的較少,對道教經典研究的就更少。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甚多,由來已久。按照封建正統觀點,認為只有儒家的經史子集才有資格代表中國文化傳統,佛教、道教典籍屬於旁支,文化價值不大。這是長期流行的一種偏見。”與儒、釋、道三教相對應,文化上亦有儒、釋、道三家學說。在三家學說中,長期以來,最重視儒家,釋家和道家被認為並非主流文化。這同樣是一種偏見。其實,儒、釋、道三根支柱,形成三足鼎立,“三足”又站立在堅如磐石的根基之上,才使傳統文化延續數千年不衰。三根支柱的根基,表現為儒、釋、道三家的融合,但無論從歷史、學術底蘊還是現實看,都可概括為“道”文化。
儒、釋、道三家的融合之所以體現在“道”文化中,是因為比較一下三家的哲學不難發現,儒家哲學在總體上屬倫理哲學,釋家哲學屬宗教哲學,唯有道家哲學才是關於宇宙本體的哲學。中華傳統文化之所以凝結為“道”文化,實乃其植根於道家哲學。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道、天、地和人是道家哲學的四個基本範疇。道、天、地、人又都必須服從“自然”的法則。這裡的“自然”非直指物質自然界,而是指世界自身固有的變動趨勢,天、地、人依自然法則運動變化則符合“道”。這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範疇。在域中的“四大”中,道家哲學特別突出“人”,因而對“人”的範疇最為關注,深入論述了人的生命、形神關係、人生修養和人的精神養生等一系列問題。
道家的哲學認為整個宇宙處在生生不息的變動過程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明確地以抽象概念表達一種哲學的的萬物生成論。“道”生萬物機理,就是“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同上)。萬物通過和諧而產生,也只有在和諧的狀態中才能存在和發展。“道”生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道德經》第五十一章)。還有長、育、成、熟、養、覆。“道”,生萬物,“德”育萬物,包括自然、社會和人在內的萬事萬物尊“道”而貴“德”,循自然之“道”而秩序井然。這是萬物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求。
無論是在學術層面還是在事實層面上,我們都可以肯定地說,在人類認識史上,哲學史的真正發源地在東方,具體地說則是在古代的中國,其標誌就是道家哲學。《道德經》是人類認識史上建立的第一個哲學體系;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奠基性的經典著作;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是啟迪人類思維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寶庫。中華傳統的“道”文化,以道家哲學為根基,才經久不衰。
按“道”的哲學,人來自自然,因而人本性自然。但自然產生的人,在其生存過程中,卻不能不以“人為”去改變自然。改變自然導致改變自身的自然本性,同時又改變其他事物的自然本性。結果,失去自身本性的人又生活在被“人為”破壞了的自然環境之中,人離“道”也就越來越遠了,世界離“道”也越來越遠了,從而導致人類生存的危機。對此,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悲歎:“不道早巳!”(第三十、五十五章)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一切事物都是得到唯一的“道” 的作用才產生和生存,如果背離“道”則必然導致滅亡。得“道”生失“道”亡,這是必然的,人類也不例外。人類要同“道”而生,只能自然“無為”;但人要取得生存條件,又要“人為”,“人為”的結果是失“道”,失“道”的結果是滅亡。這樣一來,人也就為生存而走向滅亡了。這是人類生存中存在的深刻的內在矛盾。
道家哲學屢屢強調人為與前自然對立造成的危害,雖然流露出對此無可奈何的感歎,但從全面的論述看,指出人遠離本性,正是為了實現人性的複歸,即實現“配天”、“同于初”或“人與天一”。
“道”生萬物,“德”育萬物,包括自然、社會和人在內的萬事萬物尊“道”而貴“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求。
老子和莊子建立的道家哲學,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寬闊的胸懷對人類可能陷入生存危機的現狀、根源、擺脫危機的指導思想和具體路徑展開論述,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基礎理論。這一基礎理論體現了哲學的根本價值,是中華“道”文化傳統的精髓,其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都是無可比擬的。
人類生存的基礎理論必須轉換,用東方文化取代西方文化指引人類生存和發展是現實的必然要求。為此,首先要汲取人類文明創造的全部優秀成果。這個優秀成果就存在于中華傳統的“道”文化之中。在道家學說的基礎上重新建立人類生存的哲學,其為全球社會認同之時,人類將在新的理論基礎上存在和發展,人類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也就到夾了。
我的摯友賴保榮先生長期在道教中任職,以宣傳道教文化為己任。我們曾合寫出版過《羅浮弘道》一書。現他又編著了一本《道教數字詞語釋義》,囑我對書稿提意見並作序。讀書稿後,我認為對普及道教文化很有意義,遂寫下我對道文化的一點理解,是為序。
張尚仁
2013年8月
本書將道教中常用的一些稱謂、名山、大川和經典等方面的知識,在數位詞語的領域中,以“一”至“十”及“十以上”為序列,作一個較為系統、全面的歸納,整理成書,供研究道教及相關文化愛好者學習參考。
如果您對本書籍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撰寫您的意見咨詢!
您的姓名: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
您的評論: 注意: 評論內容不支持HTML代碼!
顧客評分: 差評 好評
請在下框輸入驗證號碼: